在野党在1MDB风波爆发后,频频指我国或将成为“失败国家”。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国家才会走向失败?
最近拜读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两名作者艾斯摩格鲁和罗宾森就是耗费15年时间,研究从古到今各国走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并剖析个中原由。
该书作者认为,国家走向成功或是失败,关键在于落实“榨取型”还是“广纳型”政经制度,而经济上若是采取广纳型的制度,也会反过来带动政治制度走向广纳型,反之亦然。
许多独裁政权为了维持自己能独力掌权的局面,甚至会刻意破坏经济上的破坏性创新(creative disruption),让国家倒退。
举例来说,16世纪时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命令,全国人民都必须戴上织帽。甫从大学毕业的威廉李希望能有机器把妈妈和姐姐从无止境的编织工作中解放出来,于是发明第一步纺织机。岂料,当他向英女王展示这项发明,英女王却以“这会害英国子民失业”为由拒绝。
书中最骇人的例子,就是非洲国家塞拉利昂(Sierra Leone)在1970年代的国家领导人Siaka Stevens。英国人在殖民塞拉利昂时期建造一条铁路,运送咖啡、可可及钻石。
不过,咖啡农等投选的却是他的对手,因此他选择拆掉英国人建造的铁路,车站也因此荒废。这可说是为了巩固自己权力,不惜断送国家其中一条经济命脉的例子。
至于大马,我国虽在民主国家的光谱里面是偏向威权式民主,但很庆幸当政府要取得东海岸及东马选民支持时,采取的方式是建铁路、建大道,而不是拆铁路等试图逆转破坏性创新的做法。不过,我国政府的治理方式仍有许多进步空间。
国家领导人其实应该确保我国走向广纳型经济,除了许多领域不应再由朋党或政府官联公司垄断,经济方面更应鼓励更多人愿意把财富拿来投资能促进社会革新的事物,而不是捏紧荷包过日子,然后为了避免存款被通膨吃掉,最后大笔存款被金钱游戏骗走。
至于政治方面,许多改革其实是刻不容缓,从干净公平的选举制度、对反对党更公平的国会议事程序、政府资讯透明化(open data),乃至解决白米等多项农产品被垄断的问题等。
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政府就算提出再多的蓝图,也是治标不治本。
人民若是越来越穷,虽然越来越仰赖政府援助,领到援助后也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把票投给执政党。不过,那终究只会是短期的政治利益,长期来说,最终整个国家会一起遭殃。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