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团中,有不同节奏的敲击乐;在剧场里,有戏剧、有舞蹈、有音乐。“人人人鼓剧场”既有鼓团特色,也有剧场元素,两种形式的结合创出非一般的艺术呈献,打破原有的框架,也拉近了艺术和人的距离。

和“人人人鼓剧场”的创办人周顺兴(Boyz)和廖世仪(Zyee)这对夫妻见面,选在吉隆坡焦赖的一排店屋楼上。难以想像,纷纷扰扰的街上会有艺术团体在此驻扎。周顺兴、廖世仪、廖慧鸣3位核心人物就是在车笛声、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声音下创作出生活化的作品。

周顺兴表示:“人、人、人,形成一个‘众’字,让艺术可以更贴近人群,是人人人鼓剧场最重要的创团理念。”作品结合鼓乐、声音表演、肢体表演、剧场元素。廖世仪说:“我们虽然都是打廿四令鼓出身,但很多次我们都会聊起,如果能把舞蹈、戏剧融入敲击乐那应该是件很好玩的事。因此我们才会想探讨‘鼓剧场’发展的可能性。”

然而,真正打开创团之路的契机是在一次的社区活动。周顺兴回忆道:“当时机缘巧合下,我到社区去教老人小孩打鼓。由于是小型活动,所以并没有乐器在手,只有一些能够敲出声音的物品来替代鼓。当下有点不安,但也让我反思,我要怎么用敲击乐去和人沟通;可以用什么声音去传达讯息。当我开始打鼓,有人便唱歌、跳起舞,这个感觉带给我的是以往大型舞台没有体验过的新鲜感。于是我们便开始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和方向。”

周顺兴和廖世仪在生活中是夫妻,在鼓团中是重要的伙伴。创立“人人人鼓剧场”是共同的理念,也是两人的梦想。
周顺兴和廖世仪在生活中是夫妻,在鼓团中是重要的伙伴。创立“人人人鼓剧场”是共同的理念,也是两人的梦想。

同年,廖世仪的弟弟廖慧鸣在法国毕业,周顺兴、廖世仪和廖慧鸣三人便开始在街头玩起了敲击乐,带出了他们的创团歌《群》。“间中不免遭到别人白眼,但我们却乐在其中。虽然创团辛苦,但能够做自己想要做的艺术,我们的兴奋大过于焦虑和不安。”廖世仪说:“我们很喜欢踩街,因为感觉和人的距离真的很靠近。在大城市不乏有看艺术表演的机会,所以我们就走进乡镇,希望能把艺术也带入社区。他们接收到新事物,我们也体验当地风土民情,吸收成为创作的养分。”

创团迄今6年,无论是在华丽的大舞台,或是接地气的巷弄都可以看到到人人人鼓剧场的身影和声音。他们的作品曾到过印尼、泰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波兰、日韩、法国及中国等国家。

用鼓声打断生活步调

游走国内外大小舞台,廖世仪表示在每一次的旅程都有不同的领悟。其中,她深切地体会到艺术的重要性,是在印尼的一家香烟工厂。“当时我们到工厂参观,只看到差不多整千名工人埋头苦干,很努力地在包香烟。他们的动作重复,像机器一样;彼此间没有互动,感觉是和时间赛跑一样。”

“当我正觉得好像什么都无法打断他们的时候,在那个瞬间,一名法国籍的街头舞者突然在众人面前跳起舞来。一开始我很惊讶,为何她突然跳舞,也没有人在看她。不过慢慢地有人开始注意到了,就停下手边的工作,开始议论起来。随之整个工厂的人纷纷停下来,沸腾的气氛也蔓延开来。当然还是有些人不愿意抬头观赏,但这个效应让我感觉很震撼!”廖世仪说。

周顺兴和廖世仪在生活中是夫妻,在鼓团中是重要的伙伴。创立“人人人鼓剧场”是共同的理念,也是两人的梦想。
周顺兴和廖世仪在生活中是夫妻,在鼓团中是重要的伙伴。创立“人人人鼓剧场”是共同的理念,也是两人的梦想。

她续道:“我当下才明白艺术是可以打破寂静的氛围,打断人们固定的生活节奏。当我们日常忙得忘记呼吸时,艺术就是让我们有喘息的瞬间。”那一次的感受在廖世仪的心中扎根,人人人鼓剧场的藉著有节奏的敲击乐打断人们的生活步调,再结合舞蹈、戏剧及面具元素,让看表演的观众有一种体会新鲜感的同时,也在心中产生了笔墨无法形容的共鸣感。

走入人群 了解细节

人人人鼓剧场的作品大多都是集体创作,题材都是就近的人事物中取得。周顺兴透露,在创作时他们并非闭门造车,反而是走出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楼下就是闹市,有嘛嘛档、咖啡店,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在此穿行。我们当时就让所有成员下楼转一圈,去观察这些人的言行。”

廖世仪补充:“我们就开始揣摩角色,有些团员演在嘛嘛档做煎饼的嘛嘛、一些就学外劳打电话、有人就扮演买菜的阿姨。我们就在一边摸索和揣摩的时候,慢慢地找到了属于这个地方的声音。”
搜集了不同的声音和身影,他们便开始讨论,将最适合或最想表达的事纳入表演中。城市热闹,但人们几乎都各过各的生活,人人人鼓剧场将所有生活小片段连接在一起,让敲击乐与人的信众搭起桥梁,有了令人审思的对话。周顺兴表示:“表演不仅是让观众反思,我们本身每一次都在创作中了解全新的自己。”

打鼓不受性别限制

问起人人人鼓剧场的男女鼓手比例,周顺兴指近年来两性的鼓手人数都相当平均,有更多的女鼓手愿意加入鼓团。廖世仪作为鼓团的核心人物,她的存在仿彿给许多女鼓手一剂强心针。

只要给他们一个小角落,就可以成为表演的舞台。人人人鼓剧场的作品除了能登得上国际舞台,也可以穿梭于街角巷弄。
只要给他们一个小角落,就可以成为表演的舞台。人人人鼓剧场的作品除了能登得上国际舞台,也可以穿梭于街角巷弄。

“男女不管怎样,生理构造或心理思想都会不同,但这也是让我们的作品可以发挥更多面向的机会。我们主要说的是与人有关的事,男人女人的事我们都会去探讨。”廖世仪说。

女性有时候会面对生理期,打鼓那么艰辛的训练或许也面对一些阻碍。不过,廖世仪却认为,撇除生理的不适,女生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女生也有优势,比方说在肢体方面的柔软度和处事上的细腻度是一些男生不能及的。当然在生理期时,我们也会体谅,会让女生尽量保存体力。但我认为在打鼓时,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事已经超越了性别。别小看女生,我们很多女鼓手的爆发力也是很强大的!”

打鼓对周顺兴和廖世仪来说,不仅是一种工作,而更趋向使命。夫妻俩不约而同表示会一直打鼓,直到拿不动鼓棒的那一刻。“从中学接触敲击乐开始,我们就好像注定要走这条路。很多人问我们有没有想过要放弃,我个人觉得‘放弃’似乎没有在我们的选项当中。在我们还能够动的前提下,我们一定会继续打鼓。”

除了表演,人人人鼓剧场也志在教育,他们会到各大校园指导敲击乐或廿四节令鼓。一来教育是鼓团的经济来源;二来传承文化和技术,培养更多人才投入艺术圈子是他们重要的精神理念。

除了运用正统的乐器,人人人鼓剧场也擅长用报纸、废弃的皮鼓、桶等随手可取的物品当敲击乐乐器,营造不同的声音及氛围。
除了运用正统的乐器,人人人鼓剧场也擅长用报纸、废弃的皮鼓、桶等随手可取的物品当敲击乐乐器,营造不同的声音及氛围。

面子书:
Orang Orang Drum Theatre
人人人教育部 Orang Orang Education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