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互联网的日益发达,社交媒体的广泛利用,让民众能在弹指之间接收各类资讯之馀,亦能将自身事迹上载网络。近年来,开始有人或是团体,将社交媒体充作在身陷疾病急需大笔医疗费用、家贫及其他需要众筹的管道,即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故事连同银行户头等资料,上载至社交媒体,广泛收取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善心人士的善款。
惟殊不知,却有不法之徒利用盗用的照片,再配上令人为之动容的文字,以相同的模式依样画葫芦上载至社交媒体,滥用他人的恻隐之心,藉以谋取不劳而获的暴利,而相关现象似乎已成为一种社会病态,侵蚀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身为执业资深律师的吴健南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我国针对募款方面已有完整的法律结构,但面对资讯庞大的网络社交媒体,却让执法单位的取缔行动无从下手,更形同大海捞针。
“尽管相关法律已完整,但社交媒体范围过于广阔,让如专司网络调查工作的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及我国警方难以进行取缔。”
他强调,尽管执法方面遇上艰钜的挑战,但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的相关法令再加上现有的刑事法典,已足够在接获类似罪案投报时,采取行动扫荡罪犯。
吴健南提及,若是任何如学校等合法单位及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须募款时,皆需向大马福利局进行申请,同时提交证明文件后,并待取得相关批文后方得以进行。
此外,武吉安曼一名隶属商业罪案调查部的警官在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坦言,民众的警觉性低和不善思考是此案的致命伤。他表示,警方通常是在案发后有人被骗才会接获投报,但其实民众若能在捐款前“先三思而后行”,肯定能大大降低被骗风险。
他说,基本上面子书中的慈善筹款专页有超过95%都很可疑,不难发现这些专页时常会被面子书管理层封锁,这代表有人被骗之后向面子书管理员举报,所以后者才会开始采取行动。而警方一旦接获投报,也可援引刑事法典第417、419与420条文进行调查,揪出冒充或欺骗他人,或以数百令吉卖出户头的第三者。
据了解,福利局针对募款渠道方面并未严苛管制,而是采取开明的态度提供募款机会,惟却有不法之徒利用相关漏洞,冒充进行募款并从中获利,令网络募款骗局滋长。
损失数额不大 民众多不以为意
“公众认为仅被骗走爱心,而未向相关执法单位举报!”
资深律师吴健南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基于公众仍未提高对于网络募款骗局的危机意识,因此在自知受骗后也未挺身而出,向如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及警方等执法单位进行投报。
“现时的民众普及认为,即使因受网络募款骗局诓骗,也仅仅是被骗走欲帮助他人的“爱心”,与被骗走的数十乃至上百令吉的数额无关。”
他表示,亦有民众认为相关骗局,与一般商业罪案所涉及的大数额天差地远,更不会因此倾家荡产,而选择保持沉默,或是小事化无。
他指出,正是因为民众拥有如此心态,方才导致骗局无法被根绝,甚至是日益增加。
“公众醒觉是杜绝有关骗局的关键,而民众若在响应网上募款时,亦应做足事前功夫,以确保钱财能去到对的地方,协助需要帮助的人。”
吴健南表示,民众可在捐助前进行过滤工作,并以实地考察或是拨电询问等方式,来鉴定募款单位的背景,借此降低受骗机率。
他呼吁,若民众发现自己遭不法之徒利用网络募款行骗,都应即时向执法单位举报,以协助后者进行扫荡。
民众警觉心低 不法徒易得逞
有钱也别乱捐!
一名隶属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的警官向本报记者表示,国人的警觉性太低和不善思考,才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因此他希望民众能秉持著“就算有钱,也别乱捐”的想法,以免让不法之徒得逞。
他说,基本上所有的网络筹款诈骗案受害者不知道自己被骗,他们一般是在家人或友人的告知下才得知此事,惟款项早就过帐到对方银行户头,没办法取回款项。根据这名警官以往调查经验,一般上损失数额较小的民众不会向警方做出投报,最主要的原因是报案程序繁琐及耗时,因此他们宁愿当作是“花钱买个教训”。
“倘若被骗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民众就会开始谨慎或不再捐款,那样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慈善机构或受害者。”
这名警官表示,面子书上的慈善捐款专页会被移除,是因为管理层证实有用户被骗,也代表有人被已被骗钱。他说,唯一能消除网络募捐骗子的方法,就是没有人汇款给他们。只要这些人没得到利益,他们就很难再继续生存,因此我才会呼吁民众秉持“有钱也别乱捐”的心态。
“社交媒体太广阔,单是面子书的用户量就非常惊人,尽管我国目前有多媒体通讯委员会、警方商业罪案调查部和刑事调查组一同合力打击网络罪案,但仍难以完全根治。”
因此,这名警官指目前最重要是,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来提高人民的警觉性,只有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才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让民众能自行辨别真伪,降低被骗的机率。
盗用他人资料 半句钟可行骗
网络慈善募捐诈骗集团随著时代转变,且越来越狡猾!
这名警官表示,网络募捐骗局最初的雏形是上门索取捐款,从前骗子拿著筹款簿子及照片,挨家挨户敲门索取捐款。惟自从网络普及化,有人开始将这些募捐“黑幕”及“手法”揭发,并在网络上散布后,就越来越少人受骗。
“但这些骗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在尝到失败的滋味后开始转型,利用网络的便利在社交媒体上开始新的诈骗模式。”
这名警官表示,要成为一名网络募捐骗子非常容易,只需要盗用别人的照片、简介、医药证明文件或其他相关文件,再通过一些手段换成自己的银行账户接收款项就行。
他也举例,从注册一个面子书专页,盗取他人的照片及资料,仅需不到半句钟时间,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因此当警方或多媒体通讯委员封锁这些人的账户时,他们能迅速再开设多一个户口,难以全面杜绝。
“想要把国内所有网络募捐骗案都消除,是一件非常难,甚至说无法办到的事。”
此外,该名警官也揭露,指诈骗集团成员非常狡猾,他们一般不会使用自己的银行户头来进行接收捐款,而是支付一笔费用租借他人的银行户头来接收这些款项。就算警方查到银行户头的主人,也未必找得到背后的真正藏镜人,且往往面对证据不足的窘境,难以进行提控。
善款少了 真正慈善组织受害
“随著募款骗局的日渐增加,让慈善组织所能获得的善款逐年减少!”
加影佳宁之家的负责人叶丽娟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著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发达后,募款骗局亦随之攀附增加,而其对慈善组织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早在社交媒体盛行前,如欲捐款的民众皆会到慈善团体所在地点,亲自给予负责人善款。惟随著募款骗局的涌现,有关情况已逐渐减少。”
她表示,早起先是有不法之徒假冒慈善组织职员到茶餐室、餐馆甚至是其他地方募款,后来演变成网络募款骗局,而自身所经营慈善机构亦曾遭盗用“身份”,令人防不胜防。
“现时有不少民众怀著既然已在茶餐室亦或是社交媒体上响应‘募款’,便无需再亲自上门给予捐款。殊不知,他们所捐助的善款,并未到真正的慈善团体手中。”
叶丽娟还透露,即使部分民众心知在茶餐室募款的人为不法之徒,却因在其他人注视下,必须展现爱心的心态作祟下,而心甘情愿掏出钱财。
“这类民众的举止,已助长不良风气,令他人觉得此类骗局有利可图,而纷纷加入,进而导致犯罪率上升。”
她呼吁民众,若想给予慈善组织协助,可主动联络或上门资助物资或钱财,不让不法之徒有机可乘。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