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你说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有%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弱听,弱听者的世界会否因为“听不清楚”,而与一般人不太一样呢?“蛤?你说什么?可以大声一点吗?”当声音变得朦胧,传来的声音犹如隔著一座山,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3名不同程度的弱听人士分享自身故事,让人们走入他们“微声”世界。
一直以来,指称听障者的词语有很多,聋哑、失聪、听障、弱听、聋人等等,不少人认为,“聋”字太直接、甚至是不尊重;而“听障”则较为礼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为此解题。
对于聋和听障用词的分别,吴恒灿形容,和残废、残障的原理一样,前者有羞辱之意,后者则较为文雅,让人听起来更舒服。“残障人士是身体上有缺陷、有障碍,但不代表他们就‘废’,没有用或一无是处。”他指出,目前华语规范理事会已经统一规范采用残障人士。
虽然“聋”字不带任何贬义,但他认为,相比起听障,聋字较为粗俗。根据资料,听障这词源自台湾。在2009年,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举办Deaflympics的地区,并将Deaflympics的中文名称定为“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听障”一词始被广泛使用。
用词不当或有“报应”
可能有人会问:“也不过名称一个,为什么要这么执著?”但这对听障人士而言,其实是一种尊重。吴恒灿认为,在文明社会里,越趋注重教养和学识,大家在说话时要有分寸。“词语雅致,是言语有教养的表现,不仅是对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礼貌。”他直言,用词不当或许会换来“文字报应”。他口中的“报应”指的是,大家会对你的粗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不愿意进一步和你交流。
不过,在本地多用“聋人”一词,包括马来西亚聋哑残障协会、吉隆坡聋人社区服务中心,甚至是各大报馆等各范畴皆是。“这是一种文字错位。”因为在当年,我国大部分的华人来自中国南方,主要从事苦力工作,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用词不太精准,却一直被沿用。他举例,过去各大会馆、报馆会以“常年大会”命名年度会议。“这个用词其实是不当的,因为常年大会指的是:常年都在举办,而非年度举办。”
文字错位 需时日矫正
吴恒灿表示,随著华文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及一带一路的倡议,我国的华文教育在必须与中国接轨及维持合作关系之下逐渐回到“正位”。“邮差是本地的称呼,中国的称呼为邮递员。”他解释,邮“差”指的差事,而在华文意思里,差事是奴才需要办的事情,因此带贬义。
此外,本地常会以到银行开“户口”,但正确用词是“户头”。“户口指的是住户和人口。”他表示,要从已经使用多年的“错位词语”转回“正位”需要时间。“这要从更改教科书开始。”他认为,孩子是未来的主人翁,需要灌输他们正确的用词。
对于“聋”和“听障”,他们怎样看?
陈凯强觉得聋和听障是有分别的,聋子应该是完全听不见声音的,自己应该属于弱听和听障。
访问期间,记者时有有用到“聋”字。妈妈张三凤忍不住说:“她(萧佳慧)对于聋很敏感。”萧佳慧很介意身边人以聋子称呼她,因为她认为,她有耳蜗,只是听力不好,所以听障一词比较合适,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伍信隆不觉得聋子的叫法是羞辱。他认为,一般人很少会听得懂“听障”。若别人只是不小心称呼“耳聋”,就不开心或不满,甚至脸黑,就会造成别人不敢再接近,没有朋友。与其一昧要求人家修正,倒不如自己先学会承认是“耳聋”!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