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雪隆区学童压力报告

《生活资讯》耗时近8个月,走入雪隆区8所华小,向2179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占了46.1%,53.9%是女生,从中找出儿童压力主要来源。 

儿童压力5宗罪
排名1  我担心无法进入好的学校升学
排名2  我希望自己多方面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排名3  成绩太差/不够好
排名4  我很怕失败
排名5  爸妈常拿我和别人作比较

小男生在意外在互动
·老师太严格
·课外活动(如才艺班、补习班等)太多
·同学或朋友会欺负我
·家庭成员中有人会无缘无故打我或伤害我
·爸妈分开了/我只有爸爸或妈妈

小女生关注自我认同
·我希望自己多方面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我很怕失败
·觉得自己很差,比不上人家
·同学和朋友在很多地方都比我厉害
·我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不如其他同学好看
·爸妈偏心其他兄弟姐妹,觉得我没有他们好
·没有人注意和关心我

*注:以上为儿童压力调查问卷中,按性别最多勾选人次的选项。

此份问卷题目涉及:自我要求、家庭生活、学校课业3方面,包括考试成绩、父母关系、课外活动、同侪相处等等,也有一些颇玩味的题目,如长相不好看、爸妈太宝贝、家境贫穷等等。问卷稍后交由拉曼大学(金宝)心理与谘商学系的系主任陈子圣助理教授、课程主任彭开贤、翁文慧与戴国伟讲师进行统计分析。

“压力”的范围十分广泛,问卷中的压力来源选项是预设的,由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圈选。所得资讯可能仅表示儿童讨厌或是让他们不快乐的事情,但真切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

在儿童自我评估的各项压力来源中,排行前5名都是“自我因素”,父母和学校远落在后头,令人颇感意外。然而,彭开贤表示,很少孩子天生就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怕输的背后原因源自社会风气与价值。父母是小孩的小社会,学校是小孩的大社会,这两股最大的外在压力,加上儿童还得面对内在身心发展的压力,多方面结合,已经构成一张压力网。

心灵持续感冒 身体出状况

彭开贤指出,儿童压力过大,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纾解,将演变成心理疾病。除了常见的忧郁及焦虑症,有些孩子也可能患上“体化症”。所谓的体化症是指心理上的问题转化为身体上的症状,但在生理上却又找不出病因的心理疾病。压力过大是儿童忧郁或焦虑的主因,如果没有介入处理,最常见的严重结果就是自杀,甚至发展成更严重的精神疾病,比如出现幻听、幻觉。

他说,自杀的导因往往来自精神疾病,极少的个案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外国曾做心理解剖,他们专门采访“完成自杀者”的家属,以及在14至30天内与自杀者有过互动的人,结果有95%以上的完成自杀者,在死前两个星期表现出很明显的忧郁、焦虑或是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只是很多时候身边的人没有发现,或是不以为然,结果不幸事件就发生了。

【雪隆华小生心理状况】

8人中1人亮黄灯 33人有1人亮红灯

焦虑忧郁指数调查所得,12.12%的学童受焦虑忧郁情绪的困扰,意即每8名雪隆区华小生中,就有一人的心理状况已亮黄灯,出现需关注的焦虑忧郁症状;当中更有3.62%呈严重焦虑忧郁症状,即每33名学生中,有一人的心理状况已亮红灯,具有临床症状需要接受专业心理或药物治疗,情况堪忧。

 彭开贤引述我国卫生部2017年的调查数据,13岁至18岁青少年中,18.3%有忧郁症状、39.9%有焦虑症状,辅以《生活资讯》这份“儿童压力调查报告”,足以说明忧郁或焦虑的症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开始出现,而是在更早的儿童期已有迹象,由于没有及时发现与处理,以至把问题带至青少年时期。他说,这项调查数据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情况甚为接近,显示出我国儿童压力水平,已经“赶上”先进国家。

这项调查也发现,如果觉得自己很差,比不上人家的孩子,比没有这种想法的孩子,高出2.002倍的机会成为忧郁或焦虑症的高风险群。如果你家孩子还出现以下的想法,那么有更高机会成为高风险群,应多加留意。

■不受大家欢迎,别人看到我时都不开心 1.945倍

■没有人注意和关心我 1.682倍

■我很少知心朋友,同学都不喜欢我 1.633倍    

■我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不如其他同学好看 1.418倍

■爸妈常拿我和别人作比较 1.402倍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睡觉或休息 1.393倍

大人们努力地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然而我们为孩子打造的世界,在有意无意之间,究竟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压力呢?也许,我们该停下来好好想想。

小男生压力源:世俗给的超龄任务

调查结果还有一个趣的发现,就是性别上的差异。彭开贤说,相较于小男生,小女生的压力来源很多时候是内在因素,当她们碰到事情时,比较容易针对事情反复思考,然后进行自我反省,如我希望自己多方面都可以做得非常好、觉得自己很差比不上人家、没有人注意和关心我。

他进一步分析,这也显示了现今的小女生比较早熟。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 Erikson)最重要的理论是“生命周期的8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13到21岁)的主要人生任务就是要达成“认同(Identity)”,从这些高年级小学女生所勾选的选项,可看出她们正发展“身份/角色认同”的迹象,开始会问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另外,社会上普遍要求女生的外表,也让小女生在耳濡目染下,比男生显著地更在意外表,如果不如其他同学好看,就会造成压力。

拉曼大学(金宝)心理与谘商学系课程主任彭开贤。
拉曼大学(金宝)心理与谘商学系课程主任彭开贤。

相比起女生,小男生的压力来源更多时候是外在因素。在遇事之时,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是将事情归因于外在因素,如个人所处的环境、与自己互动的其他人、限制等等,如老师太严格、课外活动(如才艺班、补习班等)太多、同学或朋友会欺负我等。

还有一个非常玩味的就是“爸妈分开了/我只有爸爸或妈妈”。单亲对小男生的影响比小女生大。临床心理师李雯怡表示,这与她的临床经验相符,“我看过好些父母离异或是父亲离世的小男生,大人可能会对他说,现在家里只剩你一个男生了,你要肩负起照顾妈妈或是家里的担子,可这是不合理的要求,这已超出他们年龄所能承担的。”

彭开贤则小心解读:“我不清楚这是不是受抽查样本的影响,可能刚好填问卷的小男生多数来自单亲家庭。”不过他觉得大人应该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对小男生的要求是不是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外国开始倡议,让男生比女生迟一年,即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这样的措施是因为他们发现,男生的大脑发育比女生慢一些,所以多等一年让小男生的大脑发育更成熟才上小学比较好。”

儿童的压力是成人世界的镜子,适度的压力加上鼓励,有助激发潜力,也是儿童成长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只是,大人在要求孩子前进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心理支持,别“压”坏了孩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