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说华语时,稍微注意发音的我们,也许常有这样的一个困惑,明明是咬字发音已努力达到“字正”了,可是在听感上却总是缺少了点什么,离“腔圆”似乎还有段距离。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到底是什么?

华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充满了音乐性。声调与音节是血脉相连的,若与音节分离即无其意义,因为声调的作用就是为了区分同音节的词义。声调贯穿音节的始终,主要表现在字腹上。如果说,声母和韵母是华语的气脉和血肉,那声调就是华语的骨干。因此,语音上的美,要用正确的声调和语感去体现。若声调的音高发得不到位,鲜明的四声对比变化、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出不来,语感也就谈不上了。

声调的音高起伏可用类似五线谱的五度标记法对调值进行描写和记录,使声音形象化。一般是用一条竖线作为标尺,中分五度,由下而上,即是声音由低而高,然后加一条横斜的辅线表示它的升降起止度数,再以数字表示其音高的数值,也就是声调的调值。这个对声音的描写方式,完全是一种相对的音高,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音域多宽多窄,不论男女老少,五度制一律把它视为从1到5的变化。

这个五度制标调法是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30年创制的。当年,赵先生就已经注意到字调和语调的关系,并认为两者的关系就如同“小浪加大浪”,是并存的、以代数和的方式叠加的,但在“小浪加大浪”发生的同时,四个声调的调型特点并没有改变。

一个音节的声音,有从头到尾都维持同一个音高的,即阴平的55调;有音高变化是从中往上升的,即阳平的35调;有音高是先降后升的,即上声的214调;也有音高变化是前高后低的,即去声的51调。这些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即是四个声调音高趋向的“律动”。若将其特点加以归纳,就是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声调音高影响调域

整体而言,声调的另一特点是,其性质虽与乐理有相似之处,但声调音高的升降变化是逐渐滑动的过程,没有明显的拐弯,不像音乐中音阶的移动,常常表现为跳跃式变化。

中国的语音教学十分重视单字调的阴平调发音,把阴平的55调音高视为四个声调的“起调”,因为阴平调要是发不好会影响其他声调的表现。发阴平调时如果起调起得不高,阳平调的起点可能就因此往下移,而阳平调起得太低,也许就升不到位,这不到位的升止点,也会影响去声的起调,去声的起调低,很可能就降不下去。如此环环相扣,可想而知,声调音高的定位没把握好,连调域都将变窄。

在国内举办的华小、中学,乃至于大专院校的各项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里,语音和语调虽常被安排为两个各别的评分项,实际上却又是息息相关、互为表里的两个层面。语音项的评分讲究字调发得到不到位,而所有声调的音高问题,来到仔细琢磨怎样巧用音高、音强、音长来酝酿语感的语调层面,往往又将发酵成“橡皮带效应”(就如橡皮带上的图在橡皮带被撑开时会放大一样),是难以隐藏的。

叶佩诗

语音工作者。中国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所修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五台(Aifm)前播音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