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些个别人士、政客与团体主张废除多源流学校,以便促进国民团结。什么是国民团结?如何团结?做为一个一国多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国民团结观与理想国家观是常见的事;重点是需要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与双向思考对待这课题。
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好思路、好办法、好经验便是要吸取历史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历史经验证明,二次战后的世界是个基本人权与平等思想高涨的时期,同是一国的主体民族大搞强制同化政策只会带来不必要动乱,如缅甸出现20多个武装少数民族便是一例。印度在1 9 6 0年曾试图用兴地语来统一天下,却引发大规模暴力示威,结果是印度最终选择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不少非洲与南美国家如尼日利亚、南非、秘鲁等,也是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以顺应国情和避开不必要的争议与内斗。
单元民族国家神话
发达国家如瑞士、芬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爱尔兰等也是走多官方语文政策,进而保住了国家团结。有趣的是早在1848年,瑞士便选择走多官方语文政策,且成就突出。可吊诡的是,许多国家竟然对此视而不见,硬要走一个国家、一种语文、一个文化、一种民族的民族国家路线,可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神话而非事实。
当今世上230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约10个国家才是国与族高度合一的民族国家,如日本、韩国、冰岛等,其他国家均是多元种族或民族、宗教、语文的国家。可见一种语文、民族、文化的理念,只是宣传造成的,并非实相,硬要走这种路线,结果只会带来不必要的动乱与民族失和,也就是初衷与结果适得其反。不过,少数民族也不宜动不动就搞分离运动,这也是过犹不及,双方需要的是换位思维,双向思维推己及人,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就大马来说,主张废除多源流教育者,也是缺乏双向思维,只想到要扩大本族的语文而不惜要少数民族牺牲自己的特性。其实,马来穆斯林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有自己内部的多源流教育。马来社会本身也有不少人对现有的国民教育不满,而要把子女送入宗教学校。
虽然国民学校每周至少为穆斯林学生提供4小时的伊斯兰课程,可还是有不少穆斯林父母不满意,选择把孩子送入宗教学校或宗教教育补习班。有人研究在2013年,便有约2440间公私立中小学宗教学校,学生人数约60万人,是华小与泰小人数总和。
既然马来穆斯林本身也是多源流,那么是否也需要“统一天下”?废除宗教学校?宗教是否也有碍国民团结?同理是否也要废除日益发达的国际学校?为何不少马来族也不把国民学校列为首选?为何一定要把这课题与国民团结混为一谈?难道同一个国民学校出来的学生便真的是铁板一块?君不见马来族本身便四分五裂?巫统、伊党、公正党或其他马来党派就只是一个民族、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大马华族四重性
即便是同一个伊党也有不同的理想国家观。显见问题不在于多源流或单一源流。就大马言,民族间缺乏团结的真正原因是土著对非土著,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二分法及据此产生的公共政策。不去深究本质而只在表面现象做文章,只能说是被表象蒙蔽或别有所图。
就华族或泰米尔族的多源流学校言,目的无非是要保留本族群的文化特征,情况就如同穆斯林要保留本身的文化宗教特征一样。大马的多元族群均不同程度地拥有多重性,以华族为例,至少是具有中华性、本土性、现代性与国际性等四重性。
大马华教的目的也是为了要保持这四重性。中华性表现于华名华姓,至少懂一种方言或华语,实践华族习俗(如过新年、庆中秋与清明等),重视教育、尊师重道,有拼搏精神等;本土性(马来西亚性)表现于华族或多或少懂得马来语,接受君主立宪制,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出现一定的马来化,认同马来西亚是华族故土故乡故国。
现代性表现于华族已普遍接受基本人权,人人平等的现代观念,也主张以公民而非种族或宗教做为国民团结的纽带,也就是公民身份,这个身份才是跨族群、种族、宗教、语文的团结基础,当然公民身份是建立在公民与政治权利平等基础上的;国际性表现于新生代华族或多或少懂得英文这个国际通行语文,有不少也信奉世界性传教性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华族一般上也具有志在四方的抱负,也愿意出国赚取外汇等。
著重教育内容与精神
伸言之,华教的目的之一也志在培养华族子弟本土观念。这个趋势在1950年代已出现且日趋巩固。虽然也有华教斗士要求华文华语列为官方语文,可目的并非要挑战马来语地位,而是要争取平等待遇;因为若无官方地位便难得到平等待遇。从人尽其才的角度看,母语教育是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华族能经由华语掌握更多知识,就能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华族与国家双赢,不必从狭隘角度看待华教。
以笔者之见,若要强调教育的团结功能,重点不在于形式上单一或多源流教育体制,而在于教育的内容与精神。首先,应突出超越种族、族群、宗教、语文、地方主义甚至阶级的公民身份,以这个公民身份做为团结的纽带。这个公民纽带之下可以容纳多种多样的认同,如文化、宗教、语文、地方性认同、性别、族群等的个别认同,即这些个别认同与公民认同是相容的。
有了这个认识才可能打造超越性的公民国家(Civil State)而不是什么宗教或种族霸权国家。公民纽带强调公民间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一体感。这个一体感则建立在平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基础上。在社会经济方面,则要重视贫富之间的互助,而不是用宗教或种族来互相排斥,以图垄断公共资源。说到底,族际与教际冲突在实际上常源于对资源的竞争。
其次,教育也应著重塑造公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全球论理或底线伦理,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与双向思维,大家都是人也具有同样的七情六欲,如何调节这些欲望,便在于最基本的普世伦理。教育不能只教出有文凭无文明,有教育无教养的人。
其三,要打造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处理各类冲突的机制,如有公信力的司法体制与跨族、跨教理事会,以避免各族群、教群动不动就用群众动员手段来处理冲突等。
对一些现阶段难有合理有效解方的课题,则不妨暂时搁置,以待时机较成熟时才来重新处理。当然与此同时,也应尽力塑造有利条件促进问题的合理有效的解方。总之,彼此间应避免各走极端,尽可能从双向思维与合作共赢的正和博奕,而非零和博奕的思路来看待课题。彼此应尽可能同舟共济,而非同舟共挤,以免翻船,同归于尽。特别是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互扯后腿将是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大家各族要一些争气而非斗气或打冷战。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