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徐俊华

继《东方日报》早前详细报导位于怡保安德申路(Jalan Muda Aziz)的前怡保著名东亚旅店被揭露曾是抗日谍报组织136部队的情报交换处后,年轻一辈的或不知道,全长约3公里的该路也一度沦为日军实施暴行的“处刑场”!

本地文史工作者刘道南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在日据时期,日军与安德申路息息相关,是日军场所集中的路段。

他说,位于安德申路尾端,即转入医院路的苏丹后端姑拜浓医院,一度被日军占据充当军医院;医院对面的安德申中学,则沦为日军宪兵部,兵营估计也有1000多名军兵驻扎。

“离中学约400公尺处,即现今的DR公园足球场,旁边的发电站,就是日军砍人头的刑场。再走几步路,过了近打河,有座昆仑朱罗兴都庙,那边的石灰岩洞,就是日军曾储藏弹药及武器的军火库。”

毗邻昆仑朱罗兴都庙(右边建筑)的石灰岩洞(左)曾经是日军的军火库。
毗邻昆仑朱罗兴都庙(右边建筑)的石灰岩洞(左)曾经是日军的军火库。

5店曾充慰安所

他说,在同一条街的前端,就在东亚大旅店不远处,即接近宝石戏院,即梨园茶室对面一排,共有5间店铺,门前分别挂著“军用慰安所”的木牌,里头曾充斥著淫荡作乐的日军。

另外,怡保安邦新村二战幸存者梁伟风受访时说,这些慰安所,每天分别有四五名年届20及30岁的慰安妇在“工作”。

“到底慰安妇是如何来到这个地方,是被迫或是卖身,至今已难以晓得,我也未曾见过她们回家。她们多半面无表情地坐在楼下的板凳上,等候前来的日军挑选,被相中的,就会被叫到楼上的房间。”

据知,慰安妇似乎住在慰安所内,穿著一般都是花衣衫裤,裤头左右折叠反卷,用布带绑著,以方便穿上、脱下。

慰安所凭票入场

梁伟风回忆道,慰安所有规定,只有日本军人和军属可用,而且还得“凭票入场”,每次限时30分钟。

“普通士兵和士官受限的也时间不一,前者开放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0时至晚上9时,后者则是下午1至晚上9时,尉级佐级的军官,则好像没时间限制,还可特许进入百花楼找慰安妇。”

他听说,前来慰安所的,若是佐级军官,乘坐的汽车车头都会插著黄色小旗;尉级则插红小旗,至于蓝旗,则是更低一级的军兵。

“每逢月尾,估计是发薪了,‘捧场’的日军也较多,慰安妇也受规定每星期到安德申路尾端的军医院检诊。”

“相信如此一来,街上的军医院、慰安所及宪兵部自然就衔接起来了。

经过交通圈,转入医院路就可见到曾被日军征作军医院的苏丹后端姑拜浓医院。
经过交通圈,转入医院路就可见到曾被日军征作军医院的苏丹后端姑拜浓医院。

旧街场大火新街场发展

刘道南说,日军曾在怡保安德申路肆虐留下的痕迹。

他说,至于日军何以选择安德申路作为集中路段,至今仍未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1892年6月1日旧街场大火,让新街场得以发展。”

“大火后,新街场迅速发展起来,时至1908年已相当具规模,成为了市内的商圈闹区,尽管当时怡保人口还不如现今多,但安德申路,已然成为了来往新街场的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