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肺”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上最大的雨林,不但拥有无数稀有动植物物种及原住民文化,更被认为是减缓全球暖化的减碳重地。但这个夏天,亚马逊森林遭遇了有史以来最频繁的林火。各国网民忧心生态浩劫及气候危机加剧,纷纷呼吁“救救亚马逊”。
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INPE)早前警告,今年1至8月,亚马逊地区已发生逾7万5000起林火,比去年同期增加84%。巴西森林工程师马特里卡尔迪指,林火的增加不仅是气候因素,更是人为所造成。
以下是种种亚马逊雨林如今正在面临的浩劫及成因。
1. 非法采矿污染河川
亚马逊雨林盆地蕴藏著丰富矿物质,如金、铜和铁矿石等,吸引大批的“淘金客”趋之若鹜,进行非法采矿作业。此举将对雨林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在开采金矿时,除了砍伐大量树木,令茂密森林变成不毛之地以外,还会使用汞等化学物,因而污染了土壤和河川。
而受染的不仅仅是水质,水中的鱼类将吃下遭排放的化学物,最终将经由食物再进入人体,并造成严重中毒。
亚马逊雨林成为“淘金者天堂”,要追溯到10年前金融海啸,经济动荡带动黄金需求,使金价飙升。而蕴藏丰富金矿的亚马逊森林,对淘金者而言变得商机处处,甚至不惜大举入侵原住民部落、自然保育区等。
2. 农耕方式引发林火
由于农民采用“刀耕火耨”来进行农业活动,导致亚马逊雨林逐年减少。刀耕火耨是一种以砍伐及焚烧林地上的植物,来获得耕地的古老农业技术。农民首先会砍伐一个地区的树木,待树木干燥后再作焚烧,此举所产生的草木灰能使土壤肥沃,其生产力亦暂时性得以提升。
但经过数年耕作后,耕地会因养分大量流失而贫瘠,农民便会弃置现有耕地,并另觅耕地。而农民在进行焚烧期间,很易引发森林大火,最终造成大规模林火。若赶上干旱季节,火情就格外严重。
在19和20世纪初,刀耕火耨对人口稀疏的地区来说是种可持续技术,因耕地有足够时间恢覆营养。但随世界人口爆增,轮耕周期加快,农民不得不将森林开辟为新耕地,以致森林砍伐问题日益恶化。
3. 滥伐活动日益严重
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亚马逊雨林面积日益缩减。报告指出,亚马逊雨林今年迄今的滥伐面积高达4699平方公里,远远超越去年同期的2810平方公里,显示非法滥伐情况日益严重。其中,光是7月滥伐面积便高达2225平方公里,约去年同期597平方公里的3倍以上。
此外,近年为了促进养殖业农业畜牧业,巴西不断地砍伐树木,把雨林土地开发成牧场。该国的肉品产业因此快速成长,但却造成亚马逊雨林的树木大规模减少。而生活在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其生计均依赖著这片雨林。他们的食物、药品、身份认同等都与雨林密不可分。如今的雨林不断地遭到侵略,导致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4. 人为活动威胁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数据显示,亚马逊雨林拥有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种至少有10%,包括4万种不同的植物物种、3000种鱼类和370多种爬行动物。因此,亚马逊雨林亦被认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
而由于物种的丰富多样性,因此引来盗猎者的觊觎。猖獗的盗猎活动对雨林中的物种,带来无法磨灭的损害甚至灭绝。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更助长了这些盗猎活动的进行。
不仅如此,一些人为的因素也将导致雨林中的物种减少,如利用刀耕火耨方式开垦新农地时,所引发的森林大火,将会把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燃烧殆尽。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