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EPIC创办人黄顺明这5年来不断在为别人建造一个家。13岁那年父亲骤逝,一名相熟的叔叔无条件地让孤儿寡母住在自己名下的屋子,成长过程中,受过无数恩惠,他说:“生命里出现过很多安全垫,总在急需时把我托住。”虽说并非一开始就有回馈社会的念头,但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成为别人的救生气垫。

有瓦遮头是人的基本需求,为人盖房子的慈善工作其实也不算罕有,但动用一般民众在3天时间里完成简易房屋的建造,在本地可说是闻所未闻。EPIC是“Extraordinary PeopleImpacting Community”(不平凡的人对社区带来影响)的缩写,而EPICHomes是其中一个项目,也是过去5年来黄顺明全力投入的项目。

他创造平台,集合建筑领域相关的专业人士,再号召志愿者,用最短的时间为弱势盖新房。对年轻充满干劲的他而言,盖房子只是一种形式,为相对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和资源较匮乏的人搭一座友谊的桥梁,才是他最想达成的目标。

黄顺明说:“我们常把‘我们建造的是一个家(Home),而不只是一栋房子(House)’挂在嘴边,也许EPICHomes这个组织仍然是以盖房子为主要工作,但盖房子的用意是为了把城市人带到乡区,彼此建立互信的关系后,再来思考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表明,在过程中,不难发现乡区的教育和卫生需求,但这些项目需要志工自发地去发起﹑跟进和倡议。

项目并不局限于原住民,但过往的项目大多数在原住民村落里。2014年吉兰丹发生大水灾后,EPICHomes也参与了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
项目并不局限于原住民,但过往的项目大多数在原住民村落里。2014年吉兰丹发生大水灾后,EPICHomes也参与了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

换句话说,EPICHomes透过号召志工到一般人平日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偏远社区盖房子,借此让参与者近距离地看见他人的需要。受英文教育的黄顺明这样解说,所谓“Responsibility”(责任),“其实把它分开,就是反应(Response)的能力(Ability),当我们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时,会如何反应。”

有的人这辈子根本没想过3天能建好一栋房子;有的人没想过这辈子有机会能下手参与砌墙造梁,黄顺明希望他们能在过程里理解到:“每个人都能够做些什么,一人做一点小事就能成就大事”的道理。他直言:“大马人有个陋习,总是在抱怨和责怪别人,很少想一想自己能如何改变现状。”

把城市人带到乡区,黄顺明最担心的是适得其反,“若我们抱著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乡区人非但没有被赋权,反倒觉得更无力。”盖房子不难,遇上真正有志于此的人才是难。人间有情,但也有让人无奈的时刻。现代人时间宝贵,但即便只是参与那么一次,黄顺明也希望他们抱著诚恳的态度,心甘情愿下手忙活,让每一砖每一瓦都是一份情。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91栋房子的建造,今年底就会达到100栋。这5年多里,有超过5000名来自55个国家的志工参与其中。项目跨越全国5个州属、10个乡区;合作过的大公司35家,包括雀巢(Nestle)﹑亚航(AirAsia)﹑金务大(Gamuda)等。”对这些数字倒背如流,只能说明黄顺明对组织足够了解,却不足以定义成功。

现有的志工培训模式是有项目才展开工作坊,但不久的将来,EPIC Homes将把“初级建造者工作坊”列为每月固定活动,另外也将继续进行和陆续推出“高阶建造者工作坊”﹑“建筑大师课程”和为期几天的密集式“高阶技术培训营”。
现有的志工培训模式是有项目才展开工作坊,但不久的将来,EPIC Homes将把“初级建造者工作坊”列为每月固定活动,另外也将继续进行和陆续推出“高阶建造者工作坊”﹑“建筑大师课程”和为期几天的密集式“高阶技术培训营”。

和部分非营利组织的初衷如出一辙,EPICHomes希望赋权予弱势,执行上,却存在许多的不一样。一个组织能做的事情有时候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而在大马,大部分组织是针对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像是支援贫户﹑儿童和孤苦老人,或是卫生﹑水源问题等。但,回到根本,或许助人可以只是举手之劳。”

黄顺明说起了邻里间互相照应那种最简单的人性之美,“就像孩子要上学,家长没空载送,隔壁安娣就顺便把孩子兜过去;在茶室里听到某个安娣最近好像病了,就顺道过去看看她情况如何。”乍听之下,似乎太过理想主义,但仔细想想,我们难道不都是曾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吗?

“我不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我是来帮你完成梦想。”这才是黄顺明的初衷。EPICHomes是以号召志工,集结小力量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其中一项任务是希望由公众提供有需要家庭的资料,并亲自走一趟进行家访,“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前提是他必须知道自己的责任并不是跑到别人家里,告诉对方:‘你的家很有问题’。”相信所有人都有梦想,他说:“做家访的志工是能将心比心与人深聊的人:‘你有什么梦想’、‘那是什么让你裹足不前’、‘我能够为你做什么’?”

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下参与了一项屋子翻新和建造厕所的项目,因人力不足,黄顺明在网上发起号召,没想到来了很多志愿者,让工作快速地顺利完成。他说:“当下我深深体会到许多人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但是他们不知道凭一己之力,能起多大作用。”于是,他成立了EPIC,以此串联力量。
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下参与了一项屋子翻新和建造厕所的项目,因人力不足,黄顺明在网上发起号召,没想到来了很多志愿者,让工作快速地顺利完成。他说:“当下我深深体会到许多人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但是他们不知道凭一己之力,能起多大作用。”于是,他成立了EPIC,以此串联力量。

志工不难找,只待有心人

若要以实际数目来定义这5年来的成绩,黄顺明想了想,说:“公司在壮大中。从一开始的4人行,到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十个固定员工。”规模变大相对来说是件好事,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完成更多的事,但有件事始终是黄顺明心里的愁。

他不讳言:“我们无法控制人心,那比盖房子更难。当然,全心付出的人不少,但也有太多人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参与其中。有人是在公司的企业内训下前来参与﹑有人想要寻找人生的意义、有人纯粹是想在‘做件好事’的清单里打个勾。重点是,他们并没有在过程中收获快乐。他们会暗自指责受惠者贪心或是不值得被帮助。尤其是有者甚至预设了受惠人的反应,若是不见对方感激得痛哭流涕的画面,会觉得失望。”

不问回报地付出﹑全心全意地给予,比想像中来的难。赞助商不难找,人手也从来不缺乏,但一如黄顺明所言,人的心只有自己能掌控。“我在过程中不断质疑自己,也好几次想放弃,懊恼志工是不是真的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也怀疑我们的做法是不是真正让有需要的人受惠。”然而,最终还是得回到自己的心由自己掌控的道理,他并不想因为拯救不了全世界就放弃救助一个人,志工团里有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员,有医生、讲师、会计师、影视制作人等专业人士,参与盖房子这种粗重的工作,女性志愿者又比男性多,占了60%,黄顺明深知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既然世事无法尽如人意,那便但求无愧于心。

EPIC Homes的团队在5年间从4个人的梦想成长为有十余名正式职员的社会企业。
EPIC Homes的团队在5年间从4个人的梦想成长为有十余名正式职员的社会企业。

成长中一路受惠,坚定无偿助人信念

泰莱大学(Taylor's University)大众传播及媒体管理学毕业,黄顺明虽是一向对人类和社会相关的领域感兴趣,但从来没想过会是给人盖房子。“我很热衷户外活动,健行﹑攀岩﹑水肺潜水…所以原本以为会从事健身教练相关的工作。”

事实上,他也确实不是安分的孩子,不是学校里顶尖的学生,还不时会闯一些祸。“我们家三兄弟,家庭不富裕,父亲又早逝,但总有许多人无条件地关心我们,在重要的时刻向我们伸出手,让我们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一把就握住。身边许多叔叔﹑老师都很温暖,他们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能守护家庭的男人。”

但要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要属母亲,原是家庭主妇的她丧夫后扛起家计,一开始是经营家庭生意,后来成为培训导师,虽然为大机构进行培训能赚到钱,但很多时候基于热衷助人成长,她乐于无偿工作,“这一点受她影响很深,我们都乐意为自己的信念加倍努力。”

“小时候我们用乐高组装房子,长大了我们买宜家的家具自行组装,有时候会想,若现实中盖房子也能那么容易就好了。”黄顺明的异想天开最终成了事实,把志工分成不同的组别,负责房子各个部分的工程,完成后再组装起来,善用人力,也节省时间。
“小时候我们用乐高组装房子,长大了我们买宜家的家具自行组装,有时候会想,若现实中盖房子也能那么容易就好了。”黄顺明的异想天开最终成了事实,把志工分成不同的组别,负责房子各个部分的工程,完成后再组装起来,善用人力,也节省时间。

失败添一笔吃饭庆祝

在他眼中,母亲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他打趣说:“她不会让我们三兄弟好过。”但在花钱不思考钱从哪里来的年纪,母亲倒是发挥女人的韧性,把他们都养得人高马大。还记得首次申请入大学失败,感觉人生一塌糊涂时,母亲带他享用了美好的午餐作为庆祝,他好奇,母亲回答:“庆祝你增加了一次失败的体验。”不去著重失败,反倒放大“增加”。

成长过程中,收受了许多无条件的爱,29岁的黄顺明在还是小男孩的年纪就已经体会过无数不求回报的温暖。他笑:“我相信我之所以是现在的我,和我的背景有很大的关联。”

对于建筑,他本是一窍不通,利用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志工在3天内建好一栋房子,一开始时是说出来便被该领域专业人士嘲笑的蠢话。“几乎所有的承包商都说不可能,但后来有一个说‘或许可以’,我们便放手去试。”

“只要有一个人说可以”﹑“只要有一个人愿意”,事情往往就成了真。黄顺明说:“把不可能变可能,一般人如你我也能盖出坚固的房子,只要那么想,就觉得自己能做到事还多得很。”赋权予弱势的同时,也赋予自己变强大的条件,EPICHomes希望达至的自然不只是漫山遍野地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