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疫情病例不断的增加,死亡人数也不断持续升高中;在面对政府颁布行动管制令之下,却无法阻止疫情的扩散,是否在某个环节出现破口,让疫情不断的恶化?

卫生总监诺希山不断的通过媒体向民众喊话,希望民众能够自行管制避免往外出。但诺希山的呼应是否有效,或许可以从每天的病例观察。前几天,国防部部长以及卫生部部长也透露是时候检讨雪州是否实行更严格的管制令。

实行行动管制令3.0后,马来西亚疫情没有缓和反而是不断的起起落落,而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所制定的行动管制令“不汤不水”;换句话说就是让民众能够在限制的区域进行自由的活动,若民众不能够在户外进行社交聚会,反而可以换个场合如到购物中心进行“另类”的聚会模式。

政府在行管令2.0错过了预防疫情扩散的时机,而延伸到目前疫情以4000以上为起跳的病例才重新提出行动管制令,希望限制民众的自由能够控制疫情的扩散,但政府没有思考的是,国家与社会是否能承担与接受行动管制令的冲击。

在面对疫情不断的扩散,政府必须要针对防疫作业程序提出新的策略;而不是以去年的模式复制在今年的疫情;在面对经济与疫情的考量,新冠肺炎的变种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于防疫程序的疑惑,政府应该去提出更实际的模式,让我们能够在疫情中继续生活。

在面对新冠肺炎不断的进化及变种,中央政府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检测,增加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相关的拨款,让不同单位能够提供免费的检测;私人医院统一检测的费用让有能力的人士能够自行承担。第二,重新检测目前防疫程序,在严重的地区必须收紧相关的作业。第三,进行多语言的防疫作业程序,让社会不同族群的人士能够得知,进而加强防疫意识。

最后,不管政府的防疫作业程序有多糟糕;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对于疫情产生危机感,突破我们自认为的安全感,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的思考,要如何在防疫期间,承担自我责任去成为保护社会及国家的一环。

疫情是否能够在行动管制令3.0下减缓甚至完整落幕,民众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政府若还是以过去的防疫模式应对目前的疫情,可能会形成不接地气的情况。反而,应该去制定更多不同的防疫策略,让民众能够随时自我防疫,而不是提出最后的杀手镧——行动管制令去控制国家疫情。

黄振峰

东吴大学政治所研究生;关心公共事务与政党政治发展,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