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来就是善恶一体的。“善”与“恶”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没有善,无所谓恶,没有恶也无所谓善;两者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相转化而发展的;两者都是人性本质一体的原貌。是善是恶,取决于处在何种条件下,何者占主导数量地位,是在鉴定善恶定义标准数量界限下,自己心智取舍的结果罢了。

人的生命在诞生的那一刻,其精神意识本质原是一片空白,所具有对善恶好坏观念的判断能力,是后天学习培养锻练得来的。除了先天智障者,一般具有吮吸生存本能的正常婴儿,通过先天赐予的眼、耳、鼻、舌、肤感官,在外界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影响刺激下,经过心脑思维,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识情感。

在开始有记忆阶段,经历累积成何者可做,何者不可做,是非好坏善恶观念,是深受其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的。这个环境条件,婴儿时主要受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所影响;入学期受师长、同学和书本知识所左右;成人步入社会后,受工作生活压力和人际关系所支配。

这些客观的环境条件,在成人能独立思考后,如何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完全取决于自己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判断取向,对善恶的取舍,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出污泥而不染。”也劝导:“知错能改,回头是岸。”更感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道德表现,在现实中却是再平常不过了。因为“善”与“恶”这“矛盾”的东西(道德),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喜欢不喜欢,在与人相处中,在群体活动中,都会触碰到,得面对抉择取舍。

要善要恶,是好是坏,要靠自己的判断取舍,矛盾心情的纠结,是斗争转化的过程。自己心智中对善恶标准定义的认知,对生命与人生价值意义的取向,对利害生存发展条件的权衡,都会影响决定。

选择取舍

要利人利己,还是损人利己;要靠人靠己,还是靠己助人;要伪善做坏人,还是真善做好人;要这样还是那样,都在一念一线之间,是内心“善”的心志战胜“恶”的心魔的结果。

最近网上疯传只马深陷泥沼,在群马激劢引领带动下,奋力自救脱困的视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关键时刻,别人和群体的帮助固然重要,但自己能否合群,主动配合,有担当,会反省,肯改变,有努力,能扬善弃恶,才是最终脱困自救的决定因素。

疫情当前,如何面对?不论是政客权贵,还是黎民百姓,面对难题时,终得有个抉择。当权领导决策者,是考虑个人的权位和集团利益,还是黎民百姓的生死和切身利益;企业者衡量的是自己的商业盈利,还是存活和社会责任;民众要的是自己的方便还是不方便,是反省改变还是我行我素,是自我约束的自律,还是无所约束的自由,是伪善作恶,还是扬善弃恶,是成功还是成仁,全靠自己的选择取舍。

蓝记华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