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真有种族这回事吗?马哈迪不但要告诉你有,而且要告诉你,正正因为在现实中种族存在,所以才要有一个政党去代表这个国家数量最多的种族。

许多议员或公民团体对此说法表示沉默。唯独你不服,追问:种族存在难道就得成立专门代表这个种族的政党吗?你得到的回应是:由于这个种族政治地位特殊,只有专设的政党才知道要如何制定适合这个种族的政策。

你仍旧不放弃:那为什么这个种族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回应者或许也沉默了,心中却可能在想:若没有政治的介入,各个种族之间还有何差别可言?难道种族之间的不同一定要从政治领域中反映出来吗?你不同意,因为依据种族的不同来制定不同政策,难免带有种族主义的意味。

更何况你坚持:即使没有政治的干涉,种族之间的差异本来就已经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真的是这样吗?差别难道是华人会华语,而马来人不会?略想了一下你会发现,毕竟不是所有华人都会华语,也不是所有马来人都不会华语。所以,华人会华语而马来人不会是过于简化的描述,其实也是刻板印象。

那么针对所有华人的描述当中,哪一项才不简化、不是刻板印象,从而得以区别出华人跟其她种族的不同?你若支持任何人只要不伤害别人就有做任何事的自由,则几乎除了“华人必须是人”之外,任何华人都可以自由选择逾越“华人是XX”的描述,任何针对所有华人的描述也就可以出现例外。那么究竟哪一句针对华人的描述才不简化、不构成刻板印象?所以,身为华人,可以如何如何,也可以不如何如何(例如身为华人,可以会华语,也可以不会华语),这说了等于没说!

这套思路其实适用于任何种族乃至任何身份认同。一旦接受这套思路,我们可以轻易觉察到,华人的含义是薄到不可以再薄,近乎空洞。我们因而即将失去认定华人或一切种族存在的动机了。

但是动机再怎么薄弱都可能阻挡不了绝大部分人认定华人的存在,也基于此就很难接受身为华人要怎样都行。于是,大部分人或许会坚持华人应该如何如何,而非想要如何就如何。例如,就算不是每个华人都会华语,我们可能会倾向认为华人应该要会华语,由此赋予华人一套规范,并期待越多华人受到这个规范的约束越好,让华人的含义趋于稳定。

捆绑身份认同

此举正好印证了时评人梁文道的观察:“几乎一切围绕著身份认同的言论,都带有事实和规范等两个部分,都试图从你是个什么人的事实,推导出你应当如何表现,如何行为,以及如何思考的结论。可能是你是个中国人,你就应该说普通话……可能是由于你是个历史遗民香港人,你就应该要说中州正韵广东话”

将一套规范和身份认同捆绑在一起,早已是马来西亚政府的拿手好戏。政府直接从宪法规定马来人必须是穆斯林。还有什么比动用政治力量将一整套宗教的价值体系强加在全体族群、进而套牢这个种族的含义来得更干脆更有效?种族差异始终得透过政治力量去巩固!如此一来,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政策也就必不可免!

因此,我们欲施加一套规范于身份认同上,背后动机跟政府的如出一辙。所不同的只是针对的对象,以及我们不拥有作为庞大资源的国家机器。所以下次当我们准备批评政府种族主义时,可能先得确认自己跟准备批评的对象之间真有本质上的差距。

而当我们坚持“华人是或应该是XX”的时候,同时就暗示了(而非蕴涵)“非华人不是或不应该是XX”,这从消极的层面上界定了非华人的含义,正好从旁协助政府强化种族差异的工程。质言之,我们对于种族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种族差异的坚持,彻头彻尾迎合了这个国度种族主义的施政方针。

是,你否认自己是种族主义者。但很不好意思,自你坚持种族存在的那一刻起,种族主义的幽灵就注定在你头上盘旋,挥之不去。

林肯智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