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热爆的美国游戏驿站(GME)和AMC娱乐公司话题,随著热度减退,本周已渐曲终人散,再一次证明,投资除了需要冷静的头脑以外,更要记得我过去多次在本栏强调,不要盲目相信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闻而跟风买卖;投资大鳄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各种媒体制造话题引导大众行为。本文再与各位分享和探讨另一个名人带动的社媒新贵,看是否能从中有所启示。

近期随著苹果对保护用户私隐的新措施,引发面子书(Facebook)与苹果的纷争,之后真人版“钢铁侠”,最新升格为地球首富的特斯拉始创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加入战团,在他的推特上发帖称赞即时通讯软件Signal,更牵起一波面子书与Whatsapp用户的大迁移。

Clubhouse有潜能崛起

社媒新贵MeWe以及Clubhouse近日也爆红,尤其Clubhouse得到马斯克的发帖后火速爆红。该程式善用了“饥渴营销”和“虚荣营销”技巧,现阶段只供iPhone手机安装,并采取“仅限邀请”制度,每个用户只可邀请两人加入。由于邀请码不多,网络上更出现有人开价超过100美元(407令吉)兜售。

Clubhouse应用程式出现于2020年4月,是实时语音社交平台,设计简单好用。用户能随时“开房”邀请朋友加入,听众也可选择不同主题的“房间”,没有其他不必要的干扰。更重要的是,能让多达几百人在同一时间对话,却声音毫无迟滞,不像现有一些同类程式会面对著出现杂声或延迟的问题。

Clubhouse的技术优势类似Zoom的逻辑。在Zoom爆红之前,市场早有各类视像会议应用程式,如Microsoft、谷歌、面子书等开发的,但Zoom提供的流畅技术使其大受欢迎。这背后涉及长期研发、包括AI技术的使用,这也是其他巨头目前难以攻克的。

“语音”媒体,在人类历史中一直都有其存在价值。毕竟,人在忙碌时或双手没空的情况下,依然是能用耳朵来听取音乐或接收资讯。 譬如,电视机的出现,并没有淘汰掉电台收音机,互联网自然也不会赶绝声音载体,因此,Clubhouse是很有潜能崛起为“语音社交媒体”一哥。

私隐问题再引关注

与此同时,在网民争相加入各种新的社交媒体之际,社交媒体的数据及私隐问题,也再度引起关注和热议。尤其,这些新媒体营运模式又会否如面子书或谷歌般,以出售客户数据及私隐获利?这一切还有待观察。

在这方面,马斯克推介的另一个社交媒体Signal,就声称是以基金及捐款来运作,不会出售用户资料,也不接受广告的经营方式。

Signal创立于2018年,其创办人也是WhatsApp共同创办人阿克顿(Brian Acton)就表示,创办Signal就是希望用户毋须以个人数据来换取私人通讯,而作为一个通讯平台,为保障言论自由免受政府与大机构侵害,他们不会查核用户背景、对话内容,更不会审阅所谓的“激进言论”、封锁或删除帐号。

基金捐款营运并非新事

当然,对阿克顿的这番言论,不少人是充满质疑的。其实,以基金及捐款作营运模式的企业并非新事。英国老牌报章《卫报》就是由Scott Trust(史考特信托基金会)所拥有的,这让其可坚持奉行编辑自主、不求股东利益的运作模式,更毋须看广告商脸色,从而得以维持报纸的中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说过,企业在生存之际,也应是创造正面积极的社会价值,这不只是减少贫穷或污染,也包括维系全球共同价值。而作为制衡政府的第四权,言论及新闻自由,就是其中一个需要捍卫的阵地。社媒新贵又能否在兼顾商业利益和保护私隐下,寻找出新出路?

林卓锋

独立国际性政治经济金融分析师,为多家国际金融机构提供顾问,研究和培训服务。在金融市场从业超过15年,曾任香港某上市金融企业总监超过十年,同期兼任多家大学客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