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跟某个医疗界朋友聊天,谈到医院收留的新冠肺炎病患状况,他突然眼神变得炯炯,煞有其事地问我一句话。 

“你知道为何这些人会确诊冠病吗?”

“废话!”我笑了起来,“当然是接触到冠病确诊者啊。”

“不是啦。我要问的是,同样是接触确诊患者,但为何有些人会感染,有些人不会?”他尝试解释得更白话。 

噢,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些人体内没有抵抗力,所以就容易感染。我说。 

他点了点头后,接著分享一件他私下查访的趣事。 

目前在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患,若病情不太严重,院方充其量只是提供退烧药与营养丸补充。某天,这位朋友突发奇想,去询问了约莫数十个病患平时的饮食状况,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所有病患的三餐营养都不均衡。 

有些人三餐都偏重在吃淀粉,而没有补充足够蛋白质与蔬菜;有些人饮食不规律,有时只吃两餐,忙起来时甚至喝咖啡或珍珠奶茶来饱腹。就算平时有戴口罩或勤洗手,一旦病毒找到机会入侵,身体还是很轻易被击垮。 

“有些人看起来常常在外东奔西跑,但他注重营养摄取,每天都固定会补充维他命与蛋白质,就算是身处在高风险的环境,却依然没事;有些人看起来就一直躲在家,但没有摄取均衡营养,某天可能只是接触到快递,就生病了。”

所以,很多人归咎确诊机率在运气,实际上大多数还是与体质有关,朋友总结。 

这让我想起另一则新闻。 

台湾自然医学博士陈俊旭在面书分享,他太太搭飞机赴美国时不幸被新冠病毒感染。起初喉咙怪怪的,3天后陆续出现头昏、发冷及嗅觉降低,只要冷空气吸进肺就想咳嗽。不过,美国医院认为他太太的症状仍不算太严重,不至于要入院休养,因此请她回家自行隔离。 

他透露,原先太太一开始不舒服时并不在意,直到症状变严重时,才认真依他建议,每天服用20克维生素C与灵芝粉泡水喝、热水泡脚、待在空调32-35度的房间里,尽量让身体发汗;另外为了发汗,也会喝大骨汤加蒜精,过程中只服用一次中药。 

陈俊旭解释,新冠病毒的特性就是怕热,天气愈冷病毒愈活跃,因此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能帮助身体发热,最终太太不仅顺利复苏,也没有留下后遗症。但他强调,每个人体质与状况不同,他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有急症仍需接受医师治疗。 

至今,摄取足够维他命是否能对抗新冠肺炎病毒,全球仍没有一家医学研究报告证实有效性。不过以常识角度,维生素C对于抗病毒与抗发炎效果很好,可加速细胞修护外,也常用于发炎的急症治疗;平时多摄取,还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健康操作。 

还有件事很有趣。 

在过去一年大家习惯戴口罩后,许多国家的医学统计报告显示,流行性感冒、咳嗽与手足口症等疾病反而减少了。在整体个人卫生的提高下,每个人减少对外接触,促使这些常年流行病感染率下滑,这恐怕是大疫情下无心插柳的小福利。 

“与其要记得戴口罩与勤洗手,不如先自我提醒,要多吃维他命补充营养。别忘记,免疫系统才是最后一道强大的防护墙啊!”朋友离别前提醒著。 

也对。新冠病毒本来就不是世纪绝症,感染了也能自行康复,而最终影响病重的关键仍来自身体是否常年负担太重,导致并发症发作。 

所以,最近若要跟朋友碰面,与其说“你还好吗”或“你吃饭了吗”,倒不如先把这句挂在前头——你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吗?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