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近日的冲突,不只牵动中东的局势发展,也可能影响全球的格局。尤其以色列虽是一个弹丸小国,可却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强国。

以色列位于中东,自然资源匮乏,也面对著紧张的地缘政治,近日的以巴冲突只是多年来较严重的一次。以色列国土面积,只有约2.21万平方公里,只略大于霹雳州,人口约900万,缺乏自然资源,境内有一半以上的地区是沙漠地带,而且全年有7个多月是无降雨期。

不过,以色列在经济发展和科技上是一个强国,其有400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从数据上言,平均每2000名以色列人,就有1人从事科技创业。在对外贸易中,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就占了一半。同时,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更是仅次于美国硅谷后的全球创新中心之一。

在地缘政治上,因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紧张,更与巴勒斯坦频繁的爆发武装冲突。不过,近年以色列陆续与一些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如去年与阿联酋和巴林建交,就被许多人视为“开启中东政局的重组”。然而随著近日以巴冲突的升级,无疑将逆转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日渐缓和的关系。

以巴军事冲突以来,双方都展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和行动。譬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会继续全力打击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哈马斯,直至完全恢复和平。

对内塔尼亚胡而言,以巴冲突的升级,或许成了其政治的续命丸,让他在可能举行的选举中“起死回生”。内塔尼亚胡不只面对著贪污指控,其领导的政党──利库德集团,在3月举行的选举中,虽取得最多议席,但却没能过半,也无法拉拢到足够的支持组阁,因此可能需再重新选举。

以巴军事冲突升级,尽管让以色列面对著全球多国的谴责,但在国内却可一改过去内塔尼亚胡被指对巴勒斯坦“软弱”的形象,有利于其拉抬民意。

实际上,在国际社会及美国的推动下,以巴和平谈判也断断续续进行了多年,但阿拉伯国家要以色列“用土地换和平”的成果有限,以巴矛盾依然不减。在百年的恩怨下,要以巴短期内达成和平协议,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以巴冲突仍会持续下去,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林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