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羡慕过蓝天白云下的小鸟能自由飞翔,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小鸟。期望时人是全情同入的,忘掉一切,只谈自由。可是,如果有一天真能变成自由的小鸟,有谁真的愿意吗?寿命短了许多、被其他动物吞噬的危险大了许多、没了对艺术品的鉴赏喜悦、没了舌尖上的文化美食享受、没了各种科技便利……真的愿意吗?想一想,还是双脚老实地踩在土地上生活好。

“抛开一切限制,全情投入在希望之中”,不是只发生在我们闲空时观看小鸟高空翱翔的那一刻而已,在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时也经常发生。

美好愿景让人泄气

数年前,上海一名80后父亲,卖楼卖公司,换来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现金,购入30馀万元的房车,计划花5年时间带2岁女儿游历世界,国内一年国外4年,让女儿体验各地的风俗民情,增长见识。原因?女孩的父亲说:“再不陪她,她就长大了。”

这类新闻不时出现,让许多人羡慕和泄气。羡慕,由此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泄气,因为很快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

这是一个让人向往却马上感觉到不太可能的例子。不是“有志者事竟成”吗?什么东西限制了自己?或许是没那么多钱、或许是没那个勇气和毅力、或许是得不到另一半的认同和配合。

更贴近你我的例子是这个:大自然教育。如果能让孩子在树林中上学多好啊?忘掉课本,面向自然、不被功课催促、不被考试压迫,学爬树、学生火做饭、看蜘蛛织网、用树叶拼图案等等,国外流行,国内也已有人在鼓吹。我若能让孩子受这样的教育,多好!但最终的事实是,孩子顶多只能偶尔到郊外一日游、野餐或逢学校假期去露营,这让许多父母感叹和愧疚。

再贴切的例子:由于对华小的负面印象不少,包括功课多、注重考试、老师要求学生乖乖听话、不许多发问、华小生不懂得发表意见和表达自己等等,许多父母非常希望即将入学的孩子可以另有他选,因此到处认识各类教育各种学校,但到得做决定的关头,还是不得不把孩子送入华小。

如果认为华小不好,经济许可的话让孩子入读国际学校,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个人的观点、能力和选择。若嫌国际学校学费太贵,大可选择稍微便宜的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到头来若都行不通,结果还是得报读华小的话,就只能接受,看如何在那么多坏处的华小中把孩子教育好。各位请琢磨这最后一句的背后道理,它就是本文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所在。

用认知处理希望

谁不想把孩子送到非常棒的学校?尽了一切的考量和能力还是送不到那么棒的学校,就必须在排除不掉的限制中想想要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如何把孩子教育好。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选择阶段已过,既已踩入了华小的土地还盼望外面非常棒的学校,于事无补。

现从父母个人的角度取例:父母心底都希望孩子学校的成绩标青。即便孩子很乖、爱中华文化、待人处事方面都很好,但如果就是不爱上课,父母难免感觉有点遗憾,总会想方设法或到处取经以帮助孩子爱上学校的课业。如果真只要谈学校课业,这种局面或许真无法扭转,但如果愿意谈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不爱学校课业”的限制条件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呢?

谁若真遇过这样的局面而苦恼过,有可能最终练就以下两点智慧:一、懂得给希望一个截止日期;二、能用认知而不是热情去处理希望。第二点对著重感性的人来说是很扫兴的事。

你当然可以持续尝试改变孩子,比如把他从对学业的兴趣缺缺扭转成对学业专注投入。但如果寻访了各界的育儿、亲子教育专家之后、一切你能想到的方法都试过以后还是无济于事,你必会来到必须接受事实的关口,这关口或许是在孩子小学毕业时,或许是他们已长大到敢懒得理你时,或许是你自己已经感觉到绝望或有濒临崩溃的感觉时。对教育有认识的父母还没到那个不得已的关口前已能根据对孩子的认识去调整自己的教育心和希望。

谈希望前先正视限制

各种各样的克服一切限制的真实故事总给人带来激励,但克服限制并不靠激励,你我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许多这样的经验,比如对某一语文,掌握不来就是掌握不来。生命如果无限,每个人或许都能做得到,但事实是生命不是无限的。有的人提出三个月学好一种语文的经验和秘笈,但对很多人来说,三个月却是更大且无法克服的限制。

这里不是谈对希望的灰心和死心,而是说不要全情投入希望之中,却是得去真正认识眼前的各种限制。谈希望而不谈限制,是不全面的,“只要有心,就能成功”就是一列。希望靠的是热情,认识限制靠的是思维能力。认识限制,然后努力在限制之中做点东西,是很多父母在教育路上要修炼的。

不能去国外旅行,可以考虑在国内游。即使国内游也无法做到,那就在附近走走。这不是在比哪一个比较有效,而是在谈有什么限制、实际上能做些什么。事实如果是念国际学校的孩子比较懂得发表意见,那么念华小的孩子在家能鼓励他们发言表达多少就是多少。

在经济能力的限制下,你能做的既然不是把孩子送去昂贵的国际学校,却可以是在家营造有利于孩子表达的气氛。孩子“真”(记得,期望截止前你可以做各种尝试的)不喜欢学校课业,与其和他们一起每天板著脸追功课,不如接受“这个孩子不喜爱学校课业”这个限制,那么在学校课业上能表现多少是多少的前提下去确保他开心于学习他要学习的东西,会比较明智。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这构成父母的希望,但具体说到底是什么潜能,或许要多年后才能看见。每个孩子都有个人的限制,这往往又比孩子发挥潜能前更早地显现出来。父母学习静下心从这两个角度(潜能和限制)看看孩子,并想想自己能怎么做,必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希望像鸟一样地自由翱翔,这可以是全情投入的事,实现不了的话毕竟也有释放压力的效用。对孩子的期望则万万不可全情投入,须配以实情认知,了解限制,修正期望,不然教育不成,恐怕反倒会伤害到孩子。

杜新宝

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