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然是生态校园计划的忠实支持者,不仅在新山就读天猛公依布拉欣师训学院时,以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更在毕业后到槟城协和小学执教时,将该计划带入校园,带领学生投入环保领域。
当时,因为不满师训学院缺乏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眼见大家将可回收的物品一并丢进垃圾桶,便向教授提议改善这种情况,获得同意后,许子然开始投入执行系列活动,直到最后,每一间学生宿舍都安置回收站。毕业后,来到一所环保学会成员只有区区6、7人的学校,他立即向校长建议加入成为生态校园计划的一员。
鉴于学校绿色植物相对稀少,许子然决定从此处著手,打造种植园。“我会趁学生放学后等待家长的这段时间,接触他们,带他们到种植园参观、帮忙,反响不错。久而久之,有学生一放学就会跑来问我今天要种什么,是否需要帮忙。”虽然学生年龄尚小,但都对相关活动表现出热忱,甚至当起纠察队,指正同学和老师如何正确地分类垃圾。
成立组织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
这些年来,通过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所举办的活动,许子然最大的领悟,是懂得要让活动的意义得到确切的落实,而非为了办而办,浪费资源。举例而言,一场讲座结束后,他会给学生布置任务,确保他们真的明白演讲内容,并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举办海报绘画比赛,作品经过一番筛选,压膜后将会装饰在厕所内。”
为了鼓励更多老师加入计划,许子然正与数名不同学校的老师,在槟城成立一个组织,提供自身经验与方法,简化文书工作,降低老师参与的门槛。他们打算通过这个组织,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生态校园计划不是一个竞争项目,只要你的学校达到特定标准,就会获得认证。因此,不同学校的老师之间,可以毫无芥蒂地分享知识,共同策划活动,互惠互利。”
依据自身条件弹性规划
目前为止,成功获得绿旗的学校共有17所。身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大马分会的生态校园计划经理,赵珮晶指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校长和学校管理层都对生态校园计划给予踊跃的支持,这很大程度决定了活动成败。“师长对环境教育持有的观念,仍是我们推广这项计划最大的挑战。老师会担心加重工作量,有些学校则会在乎是否有金钱回报。但反过来,我们会给予培训机会与人际网络支持,有些学校会很珍惜这些资源。”
谈到资源,不免让人心生疑问,位于城市的学校,是否就比乡村学校在打造生态校园的路上,更容易获得成功?赵珮晶认为不全然如此,在选择活动主题方面,学校可依据自身条件弹性规划,例如,城市学校多会选择能源主题,设法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乡村学校则可以关注附近河流污染的课题。事实上,获得绿旗认证的列表,不乏座落于乡村地区的学校。
将醒觉意识化为实际行动
多次拜访不同的学校进行评估,不少学生劳动的成果让赵珮晶留下不少难忘的经验。例如,一所国中让特殊学生亲手种植香茅,再转售出去,从而获取实施活动的资金。有学生想将活动扩大至校园范围之外,向老师表示想要进行请愿行动,好让社区内的夜市禁止使用塑胶袋;也有学生自行学习制作生物酵素,并为家长和企业开办工作坊,教导大人们他们所学到的技能。
“很多时候,活动背后的主导者其实都是学生,这些事例都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年来,也出现不少参与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后,选择攻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生态校园计划的宗旨,是让学校里的每个单位,将环保醒觉意识化为实际行动。等到这些学生毕业后,步入职场,也能将这份精神延续下去,渗透社会各个层面。”
最后,询及未来目标,多年来站在前线的赵珮晶,肯定了解人力资源有限的困境,但她仍不假思索地表示:“当然是希望全马约10万间学校都能参与生态校园计划!”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