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把柯嘉逊博士英文著作《林连玉:马来西亚华裔族魂》译成马来文,希望借此书向马来社会介绍这名华教斗士。配合林连玉先生发表《心理的建设》60周年,林连玉基金邀请国家文学家沙末赛益(A.Samad Said)主持新书推介礼,并安排了一个现场挥毫的环节。
负责接洽A.Samad Said的我,事先也不晓得这名长老会题什么字。他拿起毛笔, 在左边写下了“很好”两个中文字,然后在右边用爪夷字给自己题名。同行的主讲人之一依萨苏林(Cikgu Ishak Surin),则用爪夷字写下林连玉名言——“多彩多姿,共存共荣”(Hidup berbilang, Makmur bersama)。
思考赢得普世共鸣
那个下午的画面很美。一身朴素的A.Samad Said在致词时高度肯定林连玉先生的贡献;在接下来的论坛环节中,一个原住民、一个马来人、一个印度人与一个华人,讨论如何让“多彩多姿,共存共荣”的口号,变成现实与未来。
表面上,这太“形式”了。但实际上,这个“形式化”的表面,是为了给“实质内容的改变”铺路。林连玉先生作为一名母语斗士,他提倡的理念与价值,如何与当下社会衔接,如何跨语界感染另一个群体,赢得普世共鸣——马来文翻译是为了让我们能走出去,把A.Samad Said与Ishak Surin,以及更多的马来人带进来。
从马来社会角度,A.Samad Said与Ishak Surin是走了出去,但两位长老把“外人”带进来了吗?他们用毛笔让中文字与爪夷字同框,究竟是取悦与讨好华裔,抑或把马来文字的优美,发扬光大?
不惧走出自身社群
转眼三年,马来西亚当下为了“爪夷字”争议,吵得翻天覆地。实际上,赞同或反对,本就可从教育专业角度探讨,没必要把水平降到挑出炒粿条里的豆芽,取笑爪夷字。争议的最后结果都很简单——教育部坚持计划照走、或撤,或提出折中方案。然而,我们要思考的是:如果讨论不能成熟和理性,它会在彼此心中留下什么?
愿意从自身社群走出的人都面对一个处境:如果你走出去无法化解对方的敌意与偏见,自身的社群就会笑你一厢情愿。走出去的人被耻笑不可怕,但如果所有人都因为害怕被耻笑而从此拒绝走出去,我们就只能隔空互骂,加剧彼此的偏见与敌意。
大概半个月前,我安排了让孩子送去华校的马来家长,分享自身的经验,希望用实际的案例,破除马来舆论圈对华校的偏见。由于个案经验精彩,媒体竞相约访。爪夷字争议以后,其中一名家长突然意兴阑珊,甚至拒绝再受访。他对华社在爪夷字争议中激烈的反应深感失望,直言打造互相尊重的融和社会,孤掌难鸣。
另一个把孩子送去华校的马来朋友,则兴致勃勃地转载了社交媒体上理科大学华裔生挥写爪夷书法的图片,无法掩饰心中的欣喜,坚称这是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体现。最后他附上自己女儿的照片:迫不及待她赶快长大,以中文书法相还。我按了个赞,不懂该怎么留言。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