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513事件”,一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1969-2019)。历史虽然逐渐远去,遇难者家属的伤痛并未消失,族群间的阴影不时被勾起。正如旅台大马导演廖克发在其创作的电影《还有一些树》的文案所说:“刀砍树,刀忘了,树还记得。”

随著国外部分档案资料的公开,长期以来受神秘面纱遮掩的事件,开始具备新的条件重新探索真相,至少有必要厘清受难者是不是如同诗人乌士曼阿旺(Usman Awang)诗作所陈述的“代罪羔羊”(Kambing Hitam—sebelum dan sesudah 13 Mei)。

在“513事件50周年”的日子,对于当年在各种状况下罹难的人士,我们献上深深的哀悼;对于罹难者的家属,我们也要表达深切的慰问。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我们应该还可以做点事。

立法保障513墓地

如同往年,“维护513墓园工委会”的同仁,连同家属、社会大众及政治领袖,于5月11日到雪兰莪双溪毛糯513墓园献花并进行公祭仪式。这片墓园面积虽然不大,却是110多位513罹难者的葬身之地。当年513事件牵动和左右国家之后的5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513事件”成为恐吓人民的代号。

这片与国家历史紧密相连的双溪毛糯513墓园,应该成为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化遗产。可是,2017年的3月间,这片土地险些就被夷为平地,变成停车场。幸好有一群人,包括社会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人民代议士挺身而出,墓地继续保留,往事没有灰飞湮灭。

我们呼吁作为拥有土地主权的雪州政府,优先做两件事:(1)将这片土地在宪报上列为“513墓园保留地”,不得转变作为其他用途;(2)将这片土地指定为雪州的文化遗产,运用一切必要的力量和资源,妥善维护这一片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土地。

近期发展显示,这项呼吁获得雪州政府积极回应,有关立法保障的程序正在进行中。

回顾513事件,到底这是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还是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过去官方论述将这起事件归咎于共产党和反对党。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观点。

还原真相追求和解

柯嘉逊博士引用解禁的英国伦敦国家档案文件,做出新的分析,在其著作《1969年大马种族暴乱:513解密文件》中揭示:“这个动乱事件绝对不是如官方版本所描绘的,马来族和华族之间突然自发的暴力事件。这是巫统党内新兴的官僚资产阶级,针对东姑领导的贵族阶层,所发动的一次精心策划的政变。”

513事件到底死了多少人?1969年5月21日,官方所公布的伤亡统计数字是:137人死亡(18名是马来人),342人受伤,109部车辆被焚烧,118栋建筑被毁坏,2912人被逮捕,其中大部分是触犯戒严令者。不过民间对官方公布的死亡数据有所保留。

513事件50周年之际,我们认为这个事件有必要进行转型正义,还原历史真相,追究责任,对无辜遇难者做出精神上或物质上的适当补偿,包括立碑纪念等。

今年纪念513事件50周年的系列活动,有一个主题,叫做“解惑”,也就是解除迷惑和困惑,解除这个事件曾经带给国人的恐惧、阴影、不安和狂妄。希望从此之后这个事件不再作为挟持人民的媒介。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要有更多更客观、更全面、更理性的研究和分析。而研究和分析的重要基础,就是资料和数据。

由于受到国家机密的限制,513事件期间的许多档案资料至今尚未公开,导致相关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局限,基本上停滞不前,多年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按照一般档案管理的原则,50年或以上的文献档案应该开放让社会各界参阅和使用,让学者专家借助更充分的史料,能够更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历史真相。因此,我们呼吁政府解除对513档案的机密限制,开放这些资料,并且鼓励513历史研究,让相关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维护513墓园工委会同仁在2019年6月12日曾亲自将要求解密的函件交到布城内政部。

关于类似事件的转型正义,一些国家早有先例,比如台湾处理1948年的“228事件”、南非处理种族隔离政策等等。我们主张转型正义从解密档案著手,通过真相的调查,最终达致社会和解、抚平伤痛,消除事件的阴影。

(本文为隆雪华堂青年团及民权委员会联办的2019年人权周系列活动——转型正义系列文章)

陈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