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看多几部战争片就知道什么是军事,事实上军事比你我所想像的更复杂。多年在新闻前线采访军事活动的经验,让我明白了战争片只能满足娱乐和浪漫的要求,现实中的军事则是政治、经济、科技、运气、战略和战术的混合物,最终以流血冲突的方式进行。

有许多人以为军备采购应该以技术性能做为考虑依归,然而环视各国的案例,许多证据显示政治和贪污才是军购案最大的考虑。例如,我国以直接谈判方式向法国采购两艘?鱼级潜水艇,很显然是与贪污有关系。

我国国防部在多年前曾大事推出以产业优惠换取国防工业的大计。当时国防部在霹雳州宋溪圈地1222依格,大张旗鼓打造一个国防工业产业园,名称为“马来西亚国防安全科技园”(MDSTP)。

依据原有的愿景,该产业园提供的土地和税务优惠将会吸引世界各国的军工企业来大马生产大炮、坦克、弹药等先进和精密的军备。愿景最高是让大马称为区域军备生产中心,最低是提升大马的军备生产能力。

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本来应该要生产大炮的产业园最终却沦落成种蕃薯的农地。依据今年12月初国防部在国会披露的信息,内阁是于2012年5月23日批准MDSTP项目,但MDSTP公司却在2014年1月27日退出,原因是该公司对项目失去兴趣。

产业园计划失败

产业园落空了,但每年高达148万令吉的土地税还是须照样缴付。为了不完全荒废圈来的土地,国防部把1222依格土地的309依格土地出租给数家公司进行农业活动,种植经济作物(包括蕃薯)、油棕、番石榴和其他庄稼。据国防部称,从2010年至2019年,政府仅收取了41万9940令吉土地租金。然而,租金似乎无法抵偿每年缴付的土地税。

马来西亚国防安全科技园最终会失败是可预见的事。国防工业与一般私企不同,其研发成果和产品足以影响一国的安全和生存,甚至左右国际政治进程。

一来,马来西亚不曾与任何一国缔结同盟关系,外国军工企业不与非盟国分享国防技术是国际惯例。二来,马来西亚是个小国,其国内军购规模根本无法支撑外国庞大的国防工业。三来,马来西亚是个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坦白说,西方军工企业对此是有所忌讳的,毕竟西方与穆斯林国家的斗争连绵千年,迄今没有迹象显示会停止。

有鉴于此,想都知道外国国防工业不会把敏感的国防技术和生产线搬来马来西亚。国防部想透过圈地来圈工业的计划终于失败,最大的原因是本末倒置。

需重新设定方向

针对这个空置的1222依格土地,由于国防部不是地产开发商,一是放手回归给私人企业去开发,二是转换成现代化合成兵种训练场地和靶场。任选一个方案,尽快做出选择,总好过继续在该地种蕃薯。

此外,前朝政府在发展国防工业走了许多冤枉路。新加坡与大马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发展国防工业,前者今天已在国防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狮城于2008年卖出100辆全地形车给老牌军事强国——英国国防部,成为一时佳话,而后者的马来西亚国防安全科技园沦落成种蕃薯的农地,成为尴尬的笑话。

鉴于此,改革国防部,重新设定其建军方向、战略,乃至重整国防工业是当今政府应做的事。今年12月2日国防部在国会提呈史上国防白皮书是正确的做法。必须解释的是,国阵政府很抗拒辩论国防政策和出版国防白皮书。

为什么抗拒辩论国防政策?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曾于1967年8月21日在国会说,政府没必要公开辩论国防政策,以防国家机密泄密。是谁先要求出版国防白皮书?国会下议院前甲洞议员陈胜尧在1996年5月9日要求政府出版国防白皮书,向议会阐释武装部队的状况和未来发展。当然,这要求被国防部拒绝了。

本月出版的国防白皮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例如首次把我国定位为海洋国家。过去,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都是乘坐舰船来殖民马来西亚;现在,我国面对最大的威胁是来自菲律宾南部的阿布沙耶夫武装组织和苏禄军,他们都是乘船过来作恶。同时,南中国海领土争议也是个潜在武装冲突焦点,这些都需要海军去应付。

部署影响国家生存

换言之,若马来西亚可以确保海洋安全,就意味著国家的领土安全几乎获得了保障。国防白皮书的不足之处,是在如何贯彻总体防卫(HANRUH)方面著墨不多。做为三大国防战略之一的总体防卫,涉及如何推动军民结合加强国防,使国防成为全民的责任。

现代战争的爆发都由空袭开始,那我国防空洞在哪?新加坡地铁深入地底数十米,地铁站就是防空洞,我国地铁站具备防空功能吗?有忧患意识的国家如中国和新加坡等都会定期举行防空袭演练。例如笔者今年在中国厦门和上海就亲身经历两次防空袭警报全民演练,大马曾举行过军民防空袭演练吗?

除了军队和后备军,我国的民防部队被国人熟知的就是抓蛇本领,殊不知民防部队是仅次于军警的半军事部队。国防白皮书没有提及在总体防卫战略下如何结合警队、民防部队和人民的力量。

国防建设是应付未来战争,今天部署的发展策略将影响未来十年国家生存,不可不察。

蓝中华

战略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