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疫情居高不下,每日确诊人数一度高达五千人左右;这也证明政府公布的行动管制令2.0没有办法制止与控制疫情的扩展,人数的上升也让民众在农历新年只能在地过年。
还记得去年的3月份,避免疫情的扩散,政府首度颁布行动管制令限制民众出门;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但在2021年的行管令无法控制人与人的接触,甚至政府会开放高群众流动的领域——夜市。如无意外,锺南山团队的预测,马来西亚在3月16日单日会破1万人的病例并非不可能。
政府提出行动管制令主要是断绝传染链,减少确诊人数的上升;更主要的是避免疫情的恶化影响国家的经济以及社会的整体运作。但是,政府对于疫情的危机感更注重于经济层面。可是,政府对于各领域的影响只提供薄弱的资金援助,而缺乏整体的规划的方案尤其是医疗体系医护人员的不足,以及中小企业、小贩以及旅游业的生存。
对疫情的扩散,国盟内阁成员也已经表态“即使疫情的扩散,也不能全面封锁经济”。或许政府在疫情与经济两者之间优先选择以经济为考量,但是却没有思考在疫情恶化之下,民众每一天都是以“生命”为赌注去维持整体的经济需求;若某个行业突然成为感染群,所影响的层面是我们都无法估计与预测。显然,政府宁愿以3个月的时间去控制疫情也不愿意以“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态处理问题。
决策未经专业评估
政府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要有次序逐渐还是间断性的恢复国家经济?前者讨论的是以疫情为优先,当疫情受控之后逐步开放重要的经济领域;而后者则是以经济为优先,如疫情突然恶化就暂时封锁非关键经济领域或是两者取之平衡点。
国盟政府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在于所做的决策,往往没有经过专业团体及智库评估与分析而制定国家政策,更偏向于内阁成员在房间内凭著自己的感觉和意识做决策,也导致民怨不断上升。国盟政府首先要处理的是重组“国家安全理事会”配合不同的时空背景与情况去调动与不同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合作与决策权,特别在于中央与州属的合作与资讯透明,让不同层级的公务系统能够分工合作;而不是以过去式的模式在处理目前的疫情危机。
第二,任何与疫情相关的措施、政策,每日确诊人数,应该由统一的发言人对外发言,而不是由不同部门的部长在媒体上进行不协调的对话造成民众的困扰,应成立“疫情应变小组”由卫生总监统筹内阁会议的决策及每日状况以及防疫的SOP,任何重大决策则是由首相宣布。
第三,以降低确诊人数为优先,逐步的开放经济领域,受到波及的相关领域:旅游、餐饮及中小企业,政府应提出相关的措施;除了在金钱上的补足之外,应该提出如何让传统产业转型以及强化运输业的流通量。
第四,严格执行防疫SOP以及提高罚款:“跟踪”感染者曾接触的公共地方、“检测”感染接触者、高风险工作者及移工、针对感染者有效的“隔离”政策,以及如何预防疫情的扩散和如何“处理”卫生公共危机,特别是公私立医院的合作。
政府以经济为优先当然是没错,但是在面对确诊人数不断上升,政府的抗疫规则不断的放松以及内阁成员违规却没有受到惩罚;让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不断下降,最坏的打算是,即使政府全面开放经济,但面对疫情的扩散民众依然会选择在家防疫,这也对于国家经济没有任何帮助。
疫情的挑战是需要政府与民众共同抗疫才有效,政府的成立就是制定相关的措施与保护国家及社会的安稳,如政府选择让民众“自律抗疫”,我们离每日确诊人数以万计算的距离不远。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