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张灯结彩的景象相比,今年的年味更少。家人们无法团聚,没有了热闹欢愉的气氛,年货都少办了,更别说要布置居家。

剪纸艺术教育推广者高忆华认为,正因为今年佳节少了生气,更应该创造不一样的年味。在孩子的鼓励下,她以666头牛设计的剪纸成功列入马来西亚纪录大全(Malaysia Book of Record),希望新的一年里可“牛”转乾坤,每个人都过得666(网络用语:牛牛牛)。

《大小牛群贺新岁》是由60头牛组成的团花,单色红纸上不同大小的牛在镂空处堆叠,远观和近看有不同的视觉体验。
《大小牛群贺新岁》是由60头牛组成的团花,单色红纸上不同大小的牛在镂空处堆叠,远观和近看有不同的视觉体验。

按照传统,人们会以简单的红纸剪出漂亮装饰布置家居,象征新年将至。现年65岁的高忆华幼时就看过祖母剪纸。只见一张红纸对折几次,大剪刀在纸上快速落刀,一张开就是一幅漂亮的剪纸作品。她坦言这一幕让她印象深刻,觉得祖母就像是魔术师,随手就能变出各种花样。

小学上美工课时,高忆华初次动手剪纸,在对折的正方形纸上剪下几刀,就能变成类似万花筒的花样。当时她想,如果用心剪,应该可以剪出更美的作品。中学时期,她从杂志上看到一些人物剪纸,便用烘焙纸将图样转印,尝试剪纸。

高忆华表示:“当年美术和艺术不受人们看重,我想学剪纸却不得其门而入。要学一门手艺,只能观察身边的人怎么做,再用自己的方法研究。”大学时期,高忆华在台湾修读中国文学系,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很深厚的兴趣,也让她对传统艺术产生情意结。毕业后,她在《中央日报》无意间看到了3个月的家政课程招生,内容包括烹饪、缝纫、剪纸等。于是她便报读,正式接触剪纸艺术。

高忆华推广剪纸艺术多年,虽说剪纸是很个人的艺术,但这些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传承和推广的路上一点也不孤单。
高忆华推广剪纸艺术多年,虽说剪纸是很个人的艺术,但这些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传承和推广的路上一点也不孤单。

自拎起剪刀的那一刻,高忆华就未曾放弃过剪纸 艺术,这一剪便将近40年。刚开始的10年,高忆华忠于原稿,临摹剪出大师和前辈的作品。随后10年,她开始剪纸教学,向更多人推广传统剪纸技艺。迈入30年时,高忆华到文化市集和到学校社团,以3分钟剪纸教学吸引有兴趣的人一同剪纸。她说:“那些年我在展览活动上摆摊,用‘你给我3分钟,我给你一辈子手艺’这一句话作为我教学和分享剪纸的主旨,希望能深入浅出地让更多人对剪纸产生兴趣。”

高忆华在剪纸艺术上几乎每10年就会有一些转变。除了教学,她尝试了创图设计。近这10年,她将重点转向儿童剪纸艺术教育,希望在孩子小时候就给他们接触剪纸,提升手脑眼运用的同时,让他们可以更专注,并对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她指出:“手工剪纸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倘若剪纸技艺被机器成品取代,那这门传统艺术将会失传。若能提高大众对剪纸的兴趣,以及对剪纸作品的鉴赏力,有一群人或组织一起推动剪纸艺术,那就有机会继承流传。”

她续道:“虽然剪纸技艺是个人的,但这些年来我并不觉得很孤独。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推崇剪纸艺术而努力,我很满足,也期待之后会有更多人加入剪纸的行列。”

高忆华感恩父母的栽培与支持,让她能够经营自己的爱好,推广剪纸艺术。照片摄于2018年3月五福城图书馆剪纸展,左起为母亲梁碧玉(85岁)、父亲高宣明(90岁)和高忆华。
高忆华感恩父母的栽培与支持,让她能够经营自己的爱好,推广剪纸艺术。照片摄于2018年3月五福城图书馆剪纸展,左起为母亲梁碧玉(85岁)、父亲高宣明(90岁)和高忆华。

开设面子书专页 分享教学与个人作品

每逢农历新年,高忆华会制作许多剪纸作品送给亲友。今年,她把剪纸艺术玩出了新高度,在66天内制作出666头牛设计的剪纸,此创举成功列入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这次的作品采用不同种类的剪纸与设计,包括不规则剪、1/2折剪、1/3折剪、1/4折剪、1/5折剪、1/8折剪、 1/16折剪;当中,难度最高的作品是有著60头牛的多层次折剪形成的团花剪纸。在牛剪纸设计里,也涵盖了不同的元素概念,有可爱的、传统型设计;有配合新年的素材,也有一些文字搭配,如“春”或“福”。

要在短时间内独力制成多幅剪纸作品,绝对是极大的挑战。除了手指需要承受剪刀环上的折磨,更考验著眼力与精力。高忆华表示:“去年岁末,儿子说反正我都要剪给亲戚,不如就剪多一点,挑战剪666头牛,看能不能创下纪录。”她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剪纸对她来说是兴趣,不是为了商业,这样做感觉像是在博宣传。“但儿子告诉我,疫情间年味惨淡,剪纸或许可以为人们增添一些新年气氛,也可以宣扬剪纸文化。”

她笑言:“剪纸是看心情的,我一直拖延到今年初才完成。近年来,我和妹妹常陪同父亲进出医院。我儿子就鼓励我说,如果成功创下剪纸纪录,这份荣耀可以送给爸爸当作90大寿的寿礼。因为这个念头,我就有了动力去执行。”

高忆华说,父母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很支持孩子的兴趣。倘若没有他们多年的栽培,她不可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今年农历新年,高忆华如愿达成了孩子与父母的寄望。她说:“有时候剪纸需要囤积材料和工具,我投入时偶尔会忽略身边的家务事,我很感恩丈夫支持我的爱好,让我可以好好地追求剪纸的乐趣。”

碍于疫情,高忆华不能像往年般在新春活动中开摊推广剪纸。如今,她在儿女的帮助下开设面子书专页分享剪纸的教学影片和成品照片。有兴趣欣赏666牛剪纸作品的人,可浏览“高忆华剪纸艺术 Kow's Paper Cutting”专页,高忆华祝愿大家一起“666”,扭转乾坤!让世界的疫情“Cow”边站!

多层次折剪,打开便是所谓的“团花”,这是中华传统剪纸的特色,充分展现了“事半功倍”的智慧。
多层次折剪,打开便是所谓的“团花”,这是中华传统剪纸的特色,充分展现了“事半功倍”的智慧。

在剪纸过程中,学会保持专注

“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是高忆华教导剪纸时的口诀。纸张对折后,需从纸张最往内的小洞开始剪起,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剪纸的方法;而这个剪纸基本功的口诀也可套用在生活中。她分享:“剪纸是一个放缓节奏、静心观我的过程,就如做人,‘从小到大’培养美德,‘从内到外’修身养性。这也是为什么我近几年会专注于教育小朋友剪纸。”

曾经在一场新春街头展览中,一个小朋友在高忆华的档口挑战剪纸,一连剪了3幅作品,很有满足感。父母惊讶地表示,孩子除了科技产品,没有东西可以吸引著他,让他如此专注。这件事让高忆华印象深刻。

她认为,虽然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用机器制成的剪纸,乍看之下精致美观,但相比亲手制作的作品,总是缺乏了生命力。小朋友在剪纸的过程中,可以学习静下心投入,也会得到成就感,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有所帮助。高忆华说:“剪刀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工具,如果家长和孩子都能学习剪纸,有助拉近亲子间的感情,也可提高彼此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客制婚礼剪纸
客制婚礼剪纸

新冠病毒剪纸
新冠病毒剪纸

创作灵感源自生活

一般常见的剪纸是以红纸为主,高忆华说,剪纸还有复色、衬色、套色等不同的呈现方式,而她个人更喜欢单色剪纸,因为可以展现简单又富有传统色彩的作品。她除了每逢农历新年会制作出各种生肖的剪纸,若亲友嫁娶,她也会用新人剪影搭配喜庆的字眼,客制婚礼的剪纸艺术。

高忆华的剪纸作品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在她的面子书专页上,还分享了新冠病毒造型的剪纸,创意十足。剪纸多年,询及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她说多年前有两只熊猫来到大马,她以此为创作灵感,在一公尺长的纸上剪出12折的团花,摊开来有百馀只熊猫图样。她坦言:“越多折的剪纸会更厚实,剪的时候需要靠技巧和功夫。但我向来不觉得剪纸有什么难度,一张纸和一把剪刀,每个人都会做。对我而言,没有剪不好的作品,只要肯用心,人人可以掌握剪纸的技术。”

近年盛行以剪刀和美工刀并用制作出精致的纸雕艺术,高忆华对此表示,“剪纸”从字面上来看,就是采剪刀为主要创作工具,虽说剪纸和纸雕都是纸艺,但各有技巧及特色,两者不尽相同。“无论是哪一种艺术,我希望社会及企业能‘以商养艺’,让艺术家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这可以让新艺术持续不断地创新,传统艺术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