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多年来,以“社区”作为关心城市与社会的起点逐渐在国内外发酵,并成为重要的一股力量。比如,在我们周围,时常可见一些将艺术带入社区的活动,或对于社区历史与现况的调查等。而无论这些活动以何种方式切入,他们背后的意义都在思考社区透过重新连结后,所能够为当代社会生活带来的一些启发。这样的关注究竟为什么发生,又能带给我们什么省思?
首先,社区的概念并非最近才形成,而是早就存在于不同社会的社群形式。虽然在不同社会文化脉络中,社区有著不同的组成方式,比如,它可以以血缘关系作为主要连结,比如传统华人社会中的单姓村;也可以以居住地方作为主要连结,比如槟城乔治市的沿海区域等。
以社区连结社会
但无论它在不同社会中可能如何呈现,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社区”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企图重新寻找在当代城市或者乡村中,那些已然失去的社区人际连结。透过不断的活动互动,希望社区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某部分的依归,产生感情后,甚至能成为认识社会并创造改变与连结的起点。
那为什么这些想法会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呢?这就必须谈到当今许多城市与乡村所共有面对的问题。
在今日的城市中,往往经济发展作为主要主导,而我们时常会感觉人际关系较为冷漠疏离的现象,有些时候是由于交通大道的设计,导致人与人间的距离也因那些破碎的地景而形成断裂。
因此,透过重新对于特定社区的追寻,我们能够慢慢长出对于该社区较为完整性的理解,包括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而在乡村,社区面对的问题往往发生在经济转型下,原有产业逐渐沉寂后,年轻人口纷纷外移至周围较大城镇,使得原有社区关系产生转变,而人口老龄化就变成常见现象了。
有意识接触公共事务
在当代社会中,一些国家或地区纷纷针对城市或乡村中的社区关系,重新展开其中的个人连结,除了情感的型塑外,背后也有著更大的现实企图,如在日本与台湾近年所见的急速少子化与老年化所衍生的问题。透过公部门的资源挹注与私人力量的投入,社区逐渐成长,在茁壮之后,便渴望成为国家政策在进入地方时可以接连的对象,如即使专业的老年照护政策仍需专业医疗的引介,但社区间的人际网络,也成为防范老年状况的第一道防线。
于是,当各方的公共政策尚难以深入到每一个社群时,这些社区在茁壮之后,透过适当的公部门资源引进,就可能填补一些公共政策中的照护空隙。
因此,社区概念的兴起,重要之处在于让居民逐渐意识到日常生活与周围社群的关系,并逐渐成为居民接触公共事务、认识社会议题的重要起点。也许有人会有些疑问,这和关心整个城市社会议题有何不同?
其实解决社会问题无分先后的,但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般小市民而言探讨整个城市的社会议题有时显得过于巨大,难以让居民产生共感及如何介入与思考。但是倘若能从较小层次的社区开始,让民众从日常生活中就开始累积与周围的关系。那么,当居民逐渐对于这些周遭议题有感后,这些自小处开始滚动、连结的力量,便逐渐渴望成能够滚动社区,甚至是整个城市、国家议题的起点发声的管道。
NGO努力牵引
近年来,许多这类认识社区的活动,也透过较为创意的元素,让人们参与式地认识周遭社区生态,比如透过回溯那些现今已被交通大道切碎、或者不复见的地景,重新观察现今仍存有的自然生态等;透过历史与当代田野调查的认识,让许多曾经生活在此地的老人家们,共同回忆那些过往生活的点滴进而成为跨世代间交流、共享的话语。
在槟城,在最近十多年来,已有一些组织团体不断努力将社区参与的概念引入社区教育,包括艺术教育活动,或者巴刹改建的前置准备等。透过各方参与者与社区不断互动,让社区与周围的社群能够重新活络,进而成为社区公共议题的起点。比如在艺术教育领域耕耘许久的非政府组织Arts-ED,前几年即透过艺术参与的方式,在槟城本地老旧巴刹的改造计画中,让摊贩与周围社群以创意的方式表达自身对于改建巴刹的建议,以及对于巴刹的未来想像。
而最近一组跨国团队,则在槟城姓林桥带领居民进行参与式设计,透过由居民为核心的角度,让居民表达自身对于环境的需求与期待等,居民在这过程也逐渐练习审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也许这些个别的社区案例仍是孤独的,也尚未能成为我们城市整体面对各式议题的做法,但我们也期待透过逐渐耕耘与思考,我们最终能够找出适合我们社会体质的方式,成就开展出各式社会团体、个人间能够共享地讨论与思考公共议题的方式。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