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槟城的文化艺术领域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发展项目,尤其著眼于所能吸引的观光人口。相对于此,许多长期投身艺文发展的艺术工作者,则更加关心本地民众得以实质有更多参与文化艺术的机会。在不同观点众声喧哗的时刻,正是我们重新思考槟城艺文领域的时机,在此笔者也提出关于槟城艺文场域的观察,以及未来可思考努力的方向。

从历史角度来看,自英国殖民时期所开始汇聚的相异族群与文化生活,俨然成为当代槟城丰富的文化涵养来源。在今日,各艺术媒介画会与画廊、咖啡店,以及跨族群文化的仪式与节庆等,也成为了许多槟城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节庆之外的耕耘

此外,槟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每年固定举办的遗产庆典与乔治市节。不仅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观光人潮,也提供了本地居民亲身体验文化展演的机会。但是,因为我们相信节庆的终极目标不只在于吸引了多少观光客这些数字,更重要的是如何借由社群的参与使得节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各式社群能持续成长的滋养来源。

在槟城目前现有的文艺领域中,固然一些地方社群在节庆的筹备过程中或多或少能受到资助与启发。但是这些滋养如何在节庆外的日常生活中仍得以持续,就显得较为缺乏。

因而,笔者认为这部分的连结,一般民众如何有机会能够持续接触文化艺术,则是目前槟城在文化政策中需要思考的部分,而这牵涉到居民在日常生活的艺术教育。

文化馆软体力重要

在槟城,除了一些非政府组织数年来悉心地经营乔治市小区居民对于周围遗产故事、文化艺术的理解外,笔者认为在政府管理层次上,也能更积极地提升现有文化场馆的角色。

文化场馆是关乎任何提供文化艺术、社会议题等的建筑馆舍,可以包括博物馆、艺术馆,或者其他或大或小的空间场域。通常场馆本身的硬体设备普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最近几年,槟城政府也开始有计划地针对州内既有文化场馆进行维修与兴建,其中包括年久失修的槟州博物馆所进行的大规模修复作业,还有即将于数年后开启的槟城艺术专区。后者预计成为集合画廊、博物馆与表演场所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艺术空间。

但是,除了硬体设备之外,文化场域内的软体力,包括藏品、策展与论述能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部分恰好是目前槟城相关文化场域中最为缺乏的一块,也是为什么直到现今,我们政府级文化场域鲜少能够发挥重要角色的部分原因。

比如说,我们有不错的展品,但在展览的呈现上许多时候太轻易地让作品的深刻意涵溜走;往往仅简单地放几个字的展览牌,作品背后所诉说更为宽广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仍有待探索。

那些看似简单的藏品叙述、展览主题的设定解说,其实都表现著文化场域如何向民众传达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过程,并且在社群之间搭建能够对话的知识体系。

比如,最近台湾一个有趣的展览,便是将传统上认为硬梆梆的电力基础设施,如风力、水力发电等,将之融入地景与文化资产的概念来思考。透过展览开启了人们对于电力基础设施本身的其他理解语想像,电力不只发电而已,其中技术史、文化史的面向也同样值得探索。

当然,展览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可能一夕达成,但至少参与的民众接触到这个新概念后,便有可能稍微打破他原本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想像,而逐渐成为往后社会讨论相关议题时的共同话语。

当文化场馆的专业能力逐渐变得厚实,我们便有更大的能力举办各式教育活动,以更细致的方式面对背景不同的在地观众,如针对幼儿与老年人所设计的活动——这些自然需要有不同的设计。

艺术与生活联系

就当今社会状况而言,这些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达成,然而只要愿意开始,相信能够逐渐发挥州内文化场域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毕竟在当代社会里,文化艺术已不像从前被放置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只有特定经济与政治阶层才有机会参与。反之,当代社会更加在意的是艺术文化如何与居民及社群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期待有朝一日,我们在这些场馆设计中能真正体现,让无论性别、族群,甚至在社会较为弱势的社会群体,包括身体有障碍的人士、经济弱势、外籍劳工、难民等,都能够平等地接触,并且以此成为思考各类议题的前沿场域。

潘怡洁

槟城研究院遗产与都市研究组分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