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10年来,槟城的公共地景悄悄地产生了变化。从2008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槟城逐渐因各类活动而活络,而这为槟城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新意。
这包括许多旧产业出于自身传承的困难,或者难以因应高涨房租,而逐渐消逝。同时,许多新型态的空间与商业型态也逐渐冒出,包括选物店、阅读空间与咖啡厅等。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公共地景也开始注入艺术元素,而这些现象如何有可能带来新一波人与地之间的关系,值得省思。
在槟城,最广为人所知的街头艺术,即是2 0 1 0年由姊弟共骑壁画所引领的风潮。艺术家趣味地捕捉了日常生活元素,创造了一般民众与游客得以互动、亲近的氛围。这相对过往在本地,艺术总是被想像地较为静态,并且大都是在室内的艺廊空间展出,有著对比。可以说,引发这波壁画热潮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开创了艺术与生活,及艺术与社会空间关系的新思考与想像。
公共空间艺术
然而,将艺术引入槟城地景的实践,并不仅于此。自2 0 1 0年开始,由长居于槟城的日本艺术家所引介,几位亚洲知名雕塑家受邀至槟城,希望透过雕塑来美化槟城的公共空间,并将艺术元素带入常民生活。这计画由槟城州画廊所主办,并得到市议会的支持。由于既是牵涉到公共空间,相关细致的都市计画评估也需要启动,尤其当装置地点是在世界文化遗产区或者其他人群密集之处,就必须更加审慎处理。
除此外,槟城乔治市内的铁线人装置艺术,散布于不同街区之间,借由漫画与故事让人们以较为轻松、有趣的方式认识城市历史。如今,也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景点。
艺术介入社会
在近几年,这股公共艺术的力量也逐渐拓展至乔治市以外的区域。这类艺术形式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在面对社区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壁画热潮总能带来一定的关注与人流。因此,一些位于经济状况较属弱势的组屋区域,透过地方州议员的支持,也努力寻求企业赞助,希望能在斑驳的组屋墙面上画上大型壁画。除了可见的观光资源外,也期盼能因此重塑社区的认同。
如此将艺术引入社会地景的方式,最近数十年来,在许多国际城市与小镇皆颇为常见。透过这种方式,不同城市社会都期待以艺术作为一类重要媒介,回应著各自所面对的问题。如一些人口外流严重的区域期盼能透过艺术提振本地活力、或者一些艺术活动能带领本地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议题。
这也因为,艺术的重要性不能被单一著重其所带来的有价价值,而需要挖掘艺术更加深层的生命力、创造性与批判力,如何能激发更多的社会对话,甚而带领社会前进。
而在槟城,由于艺术型态的规模相对为小。因此,近几年的壁画热潮逐渐使得槟城成为许多国外艺术家驻足之地,著实为本地艺术社群增添了不少活力。这些艺术家进行在地创作,不仅个人的创作生涯能有所增长,本地艺术社群或者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多少因此珍贵互动而互有成长启发。这些都是值得欣喜的。而放眼未来,我们仍须更细致地审视这波公共地景艺术之热所可能带来的深层影响。
城市记忆点递嬗
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城市记忆点的递嬗。过去,对于老一辈乔治市居民而言,对于老城区的记忆点,很大程度存在于对于街道生活的丰厚记忆,无论是哪个店家卖什么、哪家人是属于何类方言群与族群的,等等。这些百年记忆都缓慢地构成过往老乔治市人的人情互动与信任,并且,重要地形塑成乔治市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肌理。而现在,随处可见的公共艺术隐然逐渐成为年轻世代与观光客对于城市记忆点的一部分。
城市记忆点的转变,固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是自然的,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成为我们在面对某些城市价值的挑战。例如,当未来,这一批年轻世代成长后,对于乔治市过往的生活将不再记忆,届时壁画就可能成为某类传统。
当然,我们这里并非截然的二分这两类,中间也太多复杂的面向需要思索,而笔者也并非抱持著旧的必定好之观点。而是想提醒,当下的构成可能如何影响著未来世代在思考何为遗产时的重要记忆、价值,乃至于未来对于文化遗产的策略。这些皆值得进一步思索。
因为,这些城市记忆点的生成,也将在往后形成新的城市人际关系。某些城市记忆点的生成,固然有其当下的社会发展条件,如在槟城,这些记忆点有著吸引游客想望的有效性。然而,我们还是时常需要留意,最基本的关怀仍在本地民众,这些记忆点如何能提供一个包覆著丰富的本地历史、文化作为深层思考的价值,仍有其重要性。
因为,唯有这样,某些城市记忆点的价值才能必须带领整体社会成长、提供人们思考的泉源,而或许这也是在公共地景出现的艺术,所能发挥的更加深刻的面向。而,我们依旧期待这还在并发的城市公共艺术,会带来新的社会想像。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