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们错过落实地方政府选举的黄金时刻。

如今国盟任期内,不太可能推动地方选举,哪怕现任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祖莱达曾是希盟的房地部长,清楚知道“归还第三张票”的重要性。

虽然选举监督组织净选盟2.0,再次呼吁政府恢复地方选举,列出各项落实后的好处,如强化问责、提高效率和杜绝贪腐等,但,我对国盟恢复地方选举,没有任何期待,也悲观地认为,国政掌权期间,勿存有离地期望。

错过了希盟执政22个月的最佳时候,若希盟重新掌权,我也不会过分乐观看待第三票的落实。

希盟曾表明,一旦入主布城,将实现地方议会选举。惟,这没纳入竞选宣言内,其竞选宣言第25项承诺提到“加强地方政府的角色和权限”。

希盟4党没共识

这种含糊带过,未明确注明恢复地方政府选举的“遣词用字”,显示希盟4党没共识,唯有以“文字艺术”,模糊承诺。

“还我第三票”喊得最大声的是行动党,执政后却面对客观限制。不过,火箭在体制内是否站稳立场,据理力争?

希盟的祖莱达(时任公正党的副主席),虽有承诺要落实,也制定时间表,却没积极、用心和用力推动,欠缺决心和执行力;她也曾多次给与不同说法。

时任首相马哈迪也同样反对恢复地方选举,理由是会造成种族纠纷,同时地方选举并不在希盟宣言内。

不过,祖莱达较后却说,房地部将继续在地方政府选举的实施上进行研究,作为增强施政民主化的选项之一。

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积极推动,并揭露马哈迪驳回地方选举计划时,没有希盟同僚挺身捍卫这项计划。

去年7月14日,转换为国盟房地部长后的祖莱达曾在下议院披露,该部仍在探讨恢复地方选举,目前处于草拟建议报告的阶段,并放眼在2021年中向内阁提呈报告。不过,这引起巫统、伊党与砂盟国会议员的反弹。

同年8月6日,她指出,国盟政府不会恢复地方选举,因为这是一个剧烈的举措,社会与地方政府还未准备举行地方选举。

经历两朝政府,一切打回原形。预料地方选举,将再次成为火箭抨击国盟和马华的议题。除了批判对手,还能做什么来推动地方选举呢?

这个议题不是希盟当时的主议题,仅是火箭主打的课题;公正党、土团党和诚信党,并不热衷。

负责领导和推动此项目的祖莱达怠慢此事,若她像时任青体部长赛沙迪,积极推动“Undi-18”(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可能会有不同结果。

当时的内阁,是否认真、坚定和积极推动此项目呢?若“第三票”是希盟集体共识和集体议程,可以更给力支持,就算修宪时被否决,也不愧对支持者,已尽心尽力。

净选盟日前发布一份长达7 5页的报告,内容阐述,大马可以如何落实地方选举,也解答人们对于恢复地方选举的担忧,如落实后,地方政府将由单一族群或单一政党主导、选举费用昂贵、以及会削弱州政府的权力等疑问。

伊党常提“种族观点”

报告指出,根据目前马来西亚的人口结构,“马来人权力遭地方选举削弱”的说法过时的。相反的,在城市化和土著生育率较高的趋势下,原本混合族群组成的地方政府,如吉隆坡市政局,最终会成为土著为主的地方政府。

反对地方政府选举的政党,特别是伊党,经常提上述“种族观点”说:“若地方政府选举,国内大城市将由非马来人(华人)掌控,如乔治市、怡保、八打灵再也、芙蓉、马六甲市区、新山、麻坡和关丹等。”

种族论述最能挑起群众的神经线,这些“非马来人掌控地方政府”的迷思,一直都存在,用来蛊惑基层和支持者,让他们的思想停留在70和80年代。

地方选举始于1951年;政府在1965年以马印对抗为由停止地方选举。

怡保曾在这段期间,出现印裔市长,即人民进步党的辛尼瓦沙甘。当时他它不仅是民选市长,也是国州议员,3个公职皆为民选职位。

辛尼瓦沙甘用心管理怡保,将它打造成全国市容最整洁的城市之一,并打响怡保享誉全国的美食天堂招牌,更建造了怡保第一栋廉价组屋,造福低收入群体。

他必须把市长的工作做好,才能够继续获得选民的委托,否则,他不仅会输掉市长,可能连带,国会和州议会的议席,可能会输掉,因为选民根据市长的表现来投票,地方政府提供最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服务。

预料地方选举将再次成为选举议题。吸取希盟和国盟的经验,推动“第三张票”诉求的政党,会更谨慎呈现论述,减少反弹。

经历两年跌宕,“第三张票”斗争是一项无奈的倒退。

蓝志锋

电台的内容和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