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品高占出口额就表示是个工业化程度高。问题是,大马工业化程度虽高(如2000年,制造业占了GDP的约30%之高)可问题出在出口中的高增值部份几乎是进口货,而少有本地产的高增值产品。说白了,就是在出口的价值链中,大马长期陷于低端而无法向上爬,结果便是工资难以大幅提高,进而影响了联邦政府收入,以致个人所得税长期只占收入的约10-12%,不符合中高收入国的一般水平。

进而言之,大马的工作人口中,有约27%是可归类为高技能(月均收入3900令吉),60%是半技能工(月均收入约1700令吉),馀下的12%,月均收入约1200令吉。

这就是大马的实况,更令人深思的是,由于白领过剩,蓝领不足,以致大学毕业新生的平均起薪(全国平均)竟然是2018年低于2010年,2020年更低!

今年5月12日,财长也透露了由于疫情所推出的提取公积金计划(i-Sinar)中的人数与金额,已有高达640万人涉及570亿令吉。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index.php/news/nation/2021/05/12/410985 本来公积金活跃成员的累积金额已偏低,提早把存金提出,自然也累及日后的生活保障。这是个严重的未富先老问题(预计2030年,大马将进入高龄化社会,也就是有10%或以上的人口是65岁或以上)。

如何改变这个趋势?这是个复杂的课题,涉及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如特殊国情)因素。就普遍性因素言,世界竞争力报告认为,基本上涉及一国的经济效率;政府效率;企业效率与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不仅指硬体的道路、机场、铁路,也包括公共教育医疗,科技设施等。

更深入因素包括吸引力与渗透力,也就是招商引资力与对外投资力。就此而言,进入21世纪,大马的渗透力快速增长已赶上FDI总额。这是个利弊参半的趋势。从好的方面看,大马也有颇多的跨国公司(包括官联公司);从坏的方面言,显示大马虽是个发展中国家,国内却缺乏投资机会。

另外,国内经济(本地较具保护性)对国际经济(较具竞争力)的平衡;国内资源及对资源加工的层次,以及冒险的精神对国内社会责任的平衡,均是影响到一国世界竞争力的因素。

对大马言,出路便在于如何搞好这些提升竞争力的因素,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方面。说到底,竞争力最终得靠人才竞争,没有人才就没有升级的竞争力。

对一般工作人口,如何建设他们的能力(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更是最基本的。人民普遍具有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才能真正去改变难堪的现实。约言之,能力建设是关键也是大马的弱点。这比简单的招商引资重要。大马并不缺工作机会,缺乏的是体面的就业与收入。这是个质比量更重要的挑战。

孙和声

时事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