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或同行人士谈学生的学习,常常会听到诸如以下的评语:一年不如一年,虽然大马教育文凭(SPM)考A,但实力并不如A所反映的好;很会死记硬背,理解和应变能力差强人意等等。这些评语塑造这几年来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般印象。学习能力之强弱不是单看能不能很好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也看能不能改善不足和纠正错误。本文从思维角度提供一个说明。
凡学习有三性质:层次性、片面性和可错性。小学生学作文,到了中学还是要学作文;初中生学统计图表,到了高中还是得再学统计图表。这两例表明了学习具层次性和片面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所学的越来深入、全面;学习也可能是错误的,出错的原因有好几种,或许是书本写错了、老师教错了、学习者理解错了,或者是学问本身错了。今天所学的以为是对的,日后可能会被告知或自行发现是错的,这并不出奇。
学习需不断纠正改善
学习的层次性、片面性、可错性带出任何学习者都必须捉紧的一点,即学习结果有时难免需获得改善甚或纠正。学习不是一次就能圆满,即不能学一次就把某一个课题学全且全学对。清楚看见学习包括了改善和纠正过去所学,有助于学习者加强改善和纠正的意识和意愿。
学生在进入每一个新阶段时往往都需重温过去所学。在重温的过程中,我不时遇到以下情况:我指出一些观念和方法是片面、不好甚至是错的,并且提出理由为何是片面、不好、错的,还建议更全面、更好、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却发现学生抗拒不同观念、方法的意志非常强。
需要纠正的未必就是什么复杂的观念或方法。举个例子,学物理经常需要设定方向,在运动学中,中学物理老师常在分析向上的物体运动时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分析向下的物体运动时就取向下为正。这样做不算错,毕竟取哪个方向为正是随意的,正如叫哪只手为右也是随意的一样,只要清楚说明就行。但这样变更正方向的分析法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尤其是在解涉及复杂计算的题目时。于后一种情况,最好就是把方向的正负规定好,向上常正,向下常负。
理由说了,各种例子给了,但学生往往感到为难,怎么过去学的是一个样,现在你教的却是另一个样?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而引起的困难可以了解,但如果坚持不改善、不纠正就是固执。今天学,今天改不了没关系,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仍坚持旧有的一套,那反映了在学习中极需有的自我纠正的意愿和能力不强。这种固执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少数杰出的学生不推三扯四,说改则改。
对新观念持开放态度
学生付巨额学费到到校所为何事?就是要学习。学习什么?各方面,至少包括如何思考和和掌握各种方法两方面。学习意味什么?意味著改变。在上例中,就有改变观念和方法的需要。在思维上认识到物理学家是如何想的,过去自己想错了,现在知道了就要改;在方法上则要在拿笔解题时实际地抛开过去的做法,逼自己采取新的步骤。坚持过去不完善甚至错的观念和方法,是违背到校学习的初衷。
有老师教导,提出哪些是片面的、哪些是错的,学生却听不进理由和建议,我们难期望他们在家里、图书馆温习、自学时会自行发现哪些观念、方法需要改善或纠正。在温习、自学中常需要假设和试错,先假设这样的理解对,再试错一番,看看如此这般解题对不对。可能这样对了,下一道题用同样的假设,却发现解不来,就要懂得检验,看看之前的了解漏了哪些、错了哪些,再尝试新的假设、新的试错以正确理解、掌握。这样的一次次猜测、试错、检验和纠正在学习中比比皆是,死记硬背的学生虽完成了整个课程,这些经验却少之又少。
纠正观念和方法的能力非考试成绩能反映出来。同是考A的学生,很多异常地固执,过去学了什么就是什么,拒绝采取更好的观念和方法;少部分则的确杰出,不留恋不好的,对各种观念和方法抱开放和乐于接纳的态度。同样是A,内里还是有优劣之别。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