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说“天下老鸹一般黑”。老鸹是指乌鸦。“天下乌鸦一般黑”成了我们常用的歇后语。但2012年日本岛根县大田市却出现了一只浑身白色、眼睛发蓝的乌鸦。既然有反例出现,我们就得修正我们的认知,知道不是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但“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使用规则还是不变。

本文要谈的倒是:许多认知上的修正,并不是像从“天下乌鸦一般黑”到“绝大部分乌鸦一般黑”的修正那么容易。为什么?这涉及认知和信念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罗素写的《西方哲学史》下册第一篇第六章中有这么一段话:“……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各个卫星,……他给这些卫星命名……这些卫星遵守开普勒定律。可是有个难处。向来总说有五大行星、太阳和月亮七个天体;“七”乃是个神圣数字。安息日不就是第七天吗?过去不是有七枝登台和亚细亚七教会吗?那么,还有什么比果然有七个天体会更得当呢?但是假若须添上木星的四个卫星,便凑成11──一个不带神秘性质的数目。根据这理由,守旧派痛斥望远镜,死不肯通过它看东西,断言望远镜只让人看到幻象……”

人们说眼见为实,但如果所见的和自己的信念不同的话,你一是相信所见的并修正信念,一是否定所见的而保持信念。往往,后者比前者容易得多。如果木星的卫星是幻象,就不会危害到对“七”这个神圣数字的信念,但如果是真的,怎么解释“七”之神圣在天象上不成立呢?显然,痛斥望远镜要容易得多。

那毕竟是遥远的事,我们看看眼前的。不少人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这样吗?有的人认为:只要老师的方法对,学生就必然会懂;即便学生有各种,只要老师能因材施教,善用各种方法,学生就必然会懂。你可能想起,实践上好像不是这样,因为还要考量时间足缺、课纲多少的问题。

但是,如果排除一切实践上的限制,不必赶课纲,以天长地久为时限,一对一教、不管多贵的教材都不缺等等,这句话还有可疑的余地吗?嗯,问题必然是在我们的实践,而不是我们的信念。

须善用及修正信念

这是许多人的感觉。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但又一次次地面对眼前让你没辙的学生,花了能花的时间、想了能想的方法、用了能用的耐心,磨尽了能磨的热忱,你还会接受没有教不懂的学生这说法吗?还是你会选择改变信念?许多老师都有过这事实和信念之间的冲突,但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处理,不知道在学生学不会和自己不会教之间,谁到底占了多少成。一面是事实,但不敢正视,一面是信念,但不敢修正,这真折磨人。

反过来想,我们本身有没有过终究是学不会的经验?你如果有足够的闲情、时间、毅力和才智,是否就能学会统计学?书法?修车?法律?钢琴?买卖股票?剪纸艺术?有没有老师曾无法教懂你哪怕一丁点东西?那是因老师的局限还是因你的局限?如果你办不到学什么懂什么,却又要求自己做为老师教什么学生懂什么,这之间有没有出入?

捧在手里的信念,是模糊的信念。放到各种具体情况检验一番,就会看到必须修改的部分。

信念也往往有“理想化”的味道,带著信念活在在现实生活中,它指导你前进,也有时令你分辨不清真相和幻象,因此你必须懂得善用它,也要适时修正它。

关于沟通,人们普遍上有这样的信念:只要肯沟通,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必然是因为沟通得不好、不够。根据这样的信念,当有问题不能解决,只要你去探讨,不管发现具体的原因有哪些种类,归根究底,那必然是沟通出了问题。信念就有这样的涵盖效果。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和经验。

既然是这样,你会看见很多人劝慰、辅导朋友都是从沟通的角度著手:父母和所谓叛逆期的孩子有问题,只要你做父母的能放下身段和孩子沟通就没事了;朋友之间心有芥蒂,只要你肯诚心沟通没有不能化解的。夫妻之间感情不再,只要肯沟通就会和好如初,等等。

沟通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模,有没有沟(挖沟)而不通的?会不会其中一方其实心底不是要讲什么,也不是要听什么,而只是要另一方服从一切?如果是这样,问题的解决不是因沟通,是因臣服。

许多老夫老妻彼此间都已“无话可说”了,是他们修到了用神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沟通境界?还是,其实他们能白头偕老的秘诀不在沟通,而是体谅、“懒得再跟你计较”、“不再期望你配合”?

有没有碰过离开房间不关灯的人?试过用环保的概念谈谈吗?试过用经济的角度说说吗?有没有无论如何都改不了的人?是你的沟通意愿和方法出了问题吗?还是对方只是“欠骂”,骂了就不再犯?会不会唯一的方法是放弃沟通,只需要等对方有一天终于自己明白?

以上例子未必是合适的例子,但重要的是你看看自己的亲身例子。如果你有的都是如意的经验而能保持信念完好无缺,那很好。如果你不幸遇到不如意的经验,你就必须懂得处理好你的认知和信念之间的冲突。不必去调查,不必去找数据,不管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九成九的问题都凭信念给解决了,问题是你眼前的若不是那样,那你得想想如何看待、处理。

我们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信念,有的是从小就被父母、老师、长辈灌输的,有的是被书本、杂志、媒体不断重复提醒而建立的。有的信念我们死守一生,有的我们修正,有的我们放弃。从接受信念到修正或摒弃,有的人内心挣扎、斗争了很多年,有的人一生也修正不了,结果内心煎熬一辈子,在眼见为实和坚持信念之间不知如何自处。

罗素说:“我不为信念而死,因它有可能是错的。”既是信念,却有质疑,这其间就闪烁著智慧,表现了思维素养。

(注:错误的信念也可能会令人舒服一辈子,但这并非本文主题。)  

杜新宝

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