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八度空间晚间新闻中,李文材医生说疫情已恶化,采取全国封锁来控制疫情,已非抗疫的最佳方案,而且是很粗糙的防疫手法,就好像是用炸弹捕苍蝇一样,我国因此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以去年3月到6月的行管令为例,当时我国就每天损失26亿令吉。

“用炸弹捕苍蝇”这几个字,在各报章的相关报道中并不见写下,但却引起我的注意,当时听他一说,我心里立马有一亮的感觉。为什么?事因我每周三为小朋友讲的故事中,其中一则有相似的情节。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孤岛上,老鼠为患,无论家里有没有人,老鼠都在桌子和长凳上跳来蹦去,极为猖獗。老百姓被老鼠害得苦不堪言。国王在王宫里对老鼠也是束手无策。老鼠在房子角落里窜来窜去,只要是它们的牙齿咬得动的东西,都被咬坏了。

有一人把猫引进孤岛,岛民第一次知道有猫这种动物可以对付老鼠。猫迅速把宫殿里几个大厅的老鼠给吃得一干二净。在百姓请求下,国王用黄金换取猫。猫在宫殿中每天捕捉老鼠,吃个痛快。有一回猫口渴了,想喝水,喵了一声,结果吓坏国王和大臣,因为大家不曾听过猫的叫声,感觉极其恐怖。

商议后,大家宁愿面对鼠患也不愿忍受猫声,决定先礼后兵,请猫自行离开,但猫听不懂,继续地喵喵喵,大家以为猫不肯离开,国王只好下令用炸弹驱赶。在硝烟中,大臣们不知猫早已从窗口逃了出去而继续轰炸,结果宫殿就这样毁了。

“用炸弹赶猫”这一幕是不是和“用炸弹捕苍蝇”很相像?两者都有炸弹,只是一个用以赶猫,一个用以捕苍蝇。猫和苍蝇之不同不阻碍我看见两手法的相似性。另外,把“捕”改成“射”可能更好,但可不计较这点。

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时,我让小朋友看见生活中也有以如此粗糙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实例。据报章报道,去年年初,中国贵州2名男子相约到某一河流钓鱼,但因迟迟没有鱼上钓,2人竟然另邀2位友人一起把6罐农药倒入河里,等待数十分钟没有收获,竟再买10罐另一种农药倒下,结果鱼只开始浮上水面,成功“捕获”10几条鱼,开心回家。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此举竟害该河段2.2公里内的生物几近全灭,超过22万条鱼翻肚死亡。

问题是,为何我看不到“用炸弹赶猫”这一幕和全面封城抗疫之间的关系?“炸弹”相应于“全面封城”、“赶”相应于“抗”、“猫”相应于“疫”。如果我能自行看见,我心里会很高兴,因为那其实是一种观念上的创见。但我之所以看不见,或许是因为平时对抗疫一事思考得不够、也不深入。

只是,经李医生一提“用炸弹捕苍蝇”,我马上就有开窍的感觉──“噢,原来我早已知晓的故事可寓意于眼前我国的抗疫手法上”,也足以让我感觉开心,因为我毕竟能迅速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虽然开心的程度稍低了一些。

粗糙解题方法

好奇的是,李医生怎么会有“用炸弹捕苍蝇”的说法?是在谈话时现场灵光一闪想到的吗?还是他是在引用某某寓言?如果是前者,如果他知道原来他的“用炸弹捕苍蝇”竟然和一个古老的寓言情节很相似,他必然也会有美妙的感觉;如果是后者,如果我能知道他引用的是哪个寓言,那么就会丰富我接下来讲同一个主题故事时的内容。

我能把李医生的“用炸弹捕苍蝇”和“用炸弹赶猫”联系起来,那是因为我之前听过“用炸弹赶猫”的故事。反过来猜,如果李医生不曾听过“用炸弹赶猫”的故事,他就不可能把它和自己说的“用炸弹捕苍蝇”联系起来。但是,即便有人在另一个场合把“用炸弹赶猫”的故事说给李医生听,他是不是一定能把它和自己的“用炸弹捕苍蝇”联系起来呢?未必。原因有可能是由于李医生对寓言故事注意得少或者思考得不深。

兜来转去,我是在说,一个人要把不同的信息联系起来,首先他必须具有那些信息。其次,即使已具有可以被联系起来的信息,但有关联系未必就会发生。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对有关信息处理得不够,所谓处理,就是指思考。海量阅读,可暴增信息量,需要意愿、时间和耐性,但别忘记,思考(处理信息)也需要意愿、时间和耐性。

把用炸弹捕苍蝇、用炸弹赶猫和用农药捕鱼三个零散的信息组织起来,通过故事呈现给小朋友,带出一个“粗糙解题方法”的观念,看似简单,实非容易。小朋友听了,看似只享受了故事,实则已被我领著完成了一次具深度的思维过程。我给小朋友讲故事,有这个隐议程。

杜新宝

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