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大选前后,一般认为,伊党加入三角战围,旨在分散国阵反对票,否则巫统恐怕输得更惨,因为巫统背水一战攻下的54国席中,就有41席得票不过半。大概一年之后,分析就转向认为,伊党其实分散了“反希盟”的选票,希盟有30国席得票不过半,若巫伊联手,希盟政权必然岌岌可危。

巫伊在第14届全国大选中暗中联手,早是公开的秘密。选前不正式结盟,既有基于议席分配谈不拢的矛盾,也有基层反弹的障碍。两党对峙最激烈的1980年代,伊党标签巫统为异教徒;巫统则一直对伊党的保守宗教议程有所保留。

这对宿敌有纠缠不清的恩怨。从伊党分裂出来的诚信党当时由衷期待巫伊正式宣布联手,因为这个一加一的结果必然少于二,而诚信党乃至希盟能够吸纳伊党内“反巫统”的选票,甚至巫统内“防备伊党”的选票。

只是,辗转一年,在野两党迅速整合,营造一个巫伊联手比分开走对彼此更有利的氛围。除了少数反对者早在2015年出走加入诚信党,剩下的伊党党员几乎都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接受了巫伊联姻的事实。

结盟让伊党稳住东海岸与北马之馀,向西海岸、南马伸展势力。而失势后的巫统陷入财务危机、树倒猢狲散的窘境,需要伊党的动员造势,为自己壮胆。两者一拍即合,制造一个“华人崛起”假想敌,并将之上升为主要矛盾,让彼此不计前嫌,搁置属于次要矛盾的分歧。

相对于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与诚信党与马哈迪和土著团结党的结盟,巫伊两党的U-转其实更顺畅,车里的那杯茶微微晃了一下,没有倒翻。前者面对“违背原则”指控,而后者其实没遇上太多杂声,甚至几乎没听闻有人因此退党抗议的消息。即便形象作风相对世俗、自由派的前巫青团团长凯里都选择默然接受。

巫伊磨合找出共识

在此过程中,巫伊(尤其是伊党)花了多少心思,启动宣传机关,透过面对面的内部例常聚会讨论、撼动人心的群众演说、虚虚实实的手机简讯,以似是而非的论述游说基层草根接受两党合作。以穆联会(ISMA)为中介,两党成功发动规模庞大的反《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ICERD万人示威,在补选中相互支援借力,在优先购买穆斯林产品运动中相互呼应,在磨合中找出了共识。即使巫统前线领袖如纳吉、扎希等皆背负贪污指控包袱,巫伊还是打出了声势,掩盖了污点。

反观希盟,在掌权的优势中,反处处挨闷棍。伊党都把反巫统的基层拉住了,希盟目前恐怕连当年反巫统的势力都保不住。希盟精神涣散,马哈迪与安华的矛盾是其一,无力营造“新马来西亚”氛围以压倒因旧矛盾而起的连绵争议是其二。被动式的回应,已无力招架巫伊的攻势,更遑论挑出巫伊之间的可能矛盾,狠狠反击。

例如:巫伊并没有交代联手后“伊斯兰刑事法中的固刑法(Hudud)”是否被列为共同议程——若是,巫统内相对世俗的领袖、基层会否接受;若非,伊党的鹰派要如何自圆其说。

追根究底,希盟很可能基于自己底蕴不足,无从掌握此议题,担心提出后反让自己陷入两难局面,进退失据。纵观掌管宗教事务部长慕加希一年来在宗教议题上的回应能力,我们有理由怀疑希盟是否具备足够的论述技巧,把政敌的分歧扭转为自己的优势。毕竟,见证多次技术粗糙的急转弯,车里那杯刚好过半的茶,经过一年多的摇摇晃晃,恐怕也没剩下多少了。

林宏祥

大同工作室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