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你的文学爱好是如何起步的?有哪一些人,或者哪一些作品,影响了你,让你踏入文学天地?

我走向文学领域是性格使然,就像人呼吸的本能,是自然发生的事。我没有特定喜欢的作者或作品,三毛、刘墉、曹雪芹,抑或翻译文学,金融、科技、工具抑或心理书籍,信手拈来什么,就阅读什么。

请叙述个人作品诞生的历程。你如何看待“灵感”这回事?

灵感是不经意显现的概念,起初都很模糊,假如没有进一步探索、挖掘,或缺乏发挥的媒介和管道,灵感就只是空想,我们甚至没察觉它的到来。灵感这码事,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高大上”或遥不可及,它挺泛滥的,吃饭睡觉都能找到它。当初,我在发现红蜻蜓创作比赛时,已将近截稿日期了,碰巧我的文案生涯迫切需要突破口,于是毅然埋头写小说,甚至没多花一分钟考虑。不得不说,从事文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发现每一种类型的写作,都有它既定的模式与轮廓,尽管原本一窍不通,还是可以透过参考,捕捉到一些要领。与此同时,那段时间发生的事,让我不断思索“命运”这命题,于是第一部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在个人的阅读兴趣方面,你比较喜欢哪一类书籍,为什么?近来又看了些怎样的书,请推荐一二。

比起小说,其实我更喜欢阅读工具书。我阅读的速度偏慢,偶尔遇上工作高峰期,就会将之搁置。这种节奏,要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实在有点艰难,工具书就没这方面的问题,随机跳章节看也行。最近看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理解到经营人生犹如整理房间,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学会断舍离,你所向往的目的地就会更加清晰。

写作时,你最注重什么?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要求?

我注重写作的环境,比较在意嘈杂声,即便人们没发出声音,只要他们在我四周走动,我就会走神。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在喧嚣的环境中会“当机”。我特喜欢在空间狭小的地方独处、写作,在那种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的空间,能使我集中力迅速倍增,创作起来非常得心应手。我对作品固然有要求,但在审核和修改第一部作品之后,才明白跟著出版社的步伐是很重要的,因此按照“准则”,不断反求诸己,逐步构筑、扩建,是我接下来对作品的要求。

分享一个持续多年的爱好或坚持了许久的小事。它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开始,我每天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接著把答案写在电子表格里,持续一年,累积了365道问题,就把所有的答案隐藏,然后再回到第一道问题,写下新的答案。持续这件小事已有4年,偶尔翻看表格,对比每一年不一样的答案,就能看见自己细微或巨大的转变,也会看见自己在某方面始终如一的坚持。用这个方式观察自己,就像看一张一目了然的统计图表,非常有趣。而这些变化与成长,总能带给我平静和踏实的感觉。

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许?

短期的期许,当然是尽早完成小说的续集,毕竟要是故事中断太久,就会让读者提不起劲。目前,我还在构思故事的整体架构,希望作品不止是维持水准,而是有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突破。

随意谈谈本月发表的作品吧!

透过本月发表的作品,我观察到人们对审美角度的双重标准。悲伤的歌,人们重复听,嘴里不时哼上几句悲伤的歌词,听故事的人津津有味,感同身受的人深陷其中;然而悲伤的文章,人们对待的态度却大相迳庭。这是为什么呢?

〈来自十五年后的信〉及〈海隅中的那道光〉中的主角分别遇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你是否也曾遇上这样的人呢?请分享。

每个出现在生命中的人,或电影人物,或一本书,只要你愿意被他们影响,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人总是带给别人力量和温暖,也有人很轻易就击溃别人的想法和信仰。被影响这件事,大多人都是后知后觉的,好比〈来自十五年后的信〉,主角要是被劝告放弃,他的命运很有可能就此改变。在面对生活琐事或群体,与其说被影响,我倒认为自己是在配合,然而一旦与自己的人生和抉择攸关,我就会变得很执著,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决定,也绝不允许被影响。我想,我比较像是故事里的“冷酷女人”,是个“幕后操手”(笑)。

你的第一本小说《再一次,命运》在3月21日开卖,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准读者们说?

不要过于沉迷作者说的话,但要相信自己从中理解到的东西,因为那才是属于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