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伊始,天下并不太平。大至中东局势风云突变,小至一幅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广告板隐藏了猪八戒,让唐僧西天取经的四人帮变成四缺一;语文出版局上星期还推出了马来文版的《西游记》小说译本,不到五天就挨了一刀;接下来的日子,不说经济上的黯淡无光,政治和社会的小打小闹,都会让2016年成为教人拍案惊奇的一年。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小说名著,拍成影片和电视剧无数,华语世界耳熟能详。到了西洋东洋都相安无事,日本甚至还拍了电视和电影,反而漂来了南洋却水土不服,连海报上的那个猪八戒都不知去了哪个爪哇国,网民议论纷纷,也就替“猪八戒被消失”提供了各种解读,洋洋洒洒,蔚为奇观。
按照过去的“国情”,改编《西游记》的电影在大马上映者颇多,历年来都波澜不惊,从没听说过电检局“闻猪色变”,欲将猪八戒大切八块的咄咄怪事;以猪为主角的影片也登堂入室走入全马影院,例如澳洲励志电影《小猪宝贝》(Babe)。
不料近年“大马国情”变色,一部描写大马紧急状态时期的电影《新村》成为禁片,理由是“美化马来亚共产党”(巫统和中共的友好关系,则是另一个故事);另一部歌颂巫统领袖敦拉萨如何英明,在1969年的513种族骚乱事件中如何平乱,开启新经济政策的影片《王者之风》(TandaPutera),却受到官方力捧,甚至到大城小镇放映。
这正是“巫统史观”底下的“建党伟业”,但它却企图把它变成“国史”,并希望全体大马人接受如此党国不分的国民洗脑史,也就自然遭到非马来人的抗拒。308,505两届大选的成绩,证明了非马来人对“巫统史观”底下的“建国大业”神话并不卖账。
《西游记》的广告板和电影海报隐藏了猪八戒,当然不是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就像某部小说的封面被有关当局“指导更换”那样,网上热议纷纷,负责清理工作的电检局当然不为所动,片商更不会为此和自己的银子过不去。然而,“猪八戒被消失”背后反映的,却是一种文化霸权凌驾于其他意识的动作。
电检局负责审查影片内容,捍卫国家利益云云,除了一般的色情暴力镜头外,实际上也在做“思想审查工作”。举凡影射、贬低、批评政府、国家的敏感内容,需被过滤,才能播出;描述公务员收贿或者滥用职权的电影情节,也当然要剪,以塑造政府的正面形象。
20年前,港片《五亿探长雷洛传》在大马上映,除了大幅删除警官收贿滥权镜头,还要对电影结局进行思想内容改造,以免“荼毒”公众。好莱坞梦工厂的动画片《埃及王子》被禁,也因为对“圣人”的描述与某宗教不符所致。现在的人听起来,以为梦游朝鲜;但禁片之所以被禁,并不一定是煽、色、腥,也是这个国家的执政者想要“让你看什么”和“不希望你看什么”的权力展现。
资讯时代,艺高胆大者早已遁入网络世界探囊取物,誓不让区区一个电检局小官决定他们的品味、价值和意识型态;政府不让看的,网上都有;思想意识型态审查官的日子比以前难混多了。
“猪八戒被消失”的那些事儿,当然就难不倒上天下地搜索禁闻禁片的万千网民;而且,新加坡和香港媒体也报导“猪八戒被消失”的那些事儿,先为这部贺岁片暖身,比什么宣传都有效。但负责“美化电影海报”的电检局却变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真难为了他们。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