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谈的是看见,不是知道。资讯发达的时代,一大早打开报章、上网,就不得不知道很多东西。只是,知道了并不表示看见了。

一般念小学、中学的孩子都不知道父母养育子女之辛劳。比较懂事的孩子知道,但未必真能看见父母的辛劳是怎么一回事。每天时间一到父母亲就必须张罗他们的饭食,他们看不见父母是在纪律著自己准时做好自己未必喜欢做的事。如果看得见,当父母偶尔叫孩子扫扫地时,他们怎么总是老不情愿地说:“等一会不能吗?”

反过来,我们不时也听见有的成人说做现代的小孩不容易,须早起上课、要念很多不同的科目、有很多功课和考试等等,但成人未必真看见做今天的孩子之难,因此暗地里还是觉得孩子的忙怎么说都不比当年自己的闲空。
    
有说做老师是很容易的人,这不谈。说做老师不容易的家长,也有看不见做老师之难的,他们心底终究以为任谁只要口才还行,进课室说40分钟简直是“小菜一碟”。

每个人都知道男女平等,但许多男生骨子里就是瞧不起女生。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却看不见老师的地位不可越贬越低。我们知道孩子的路要自己走,但不容许孩子碰冷门的科系,这也是知道而看不见的表现。

从“知道”到“看见”

如果是谈教育,就必须强调看见,而不是知道。知道为什么火星和地球被称为孪生星球,又怎么样?仅此而已。一个小孩知道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和一个小孩盯著一块漂浮在空中的大石头的想像图,沉浸在那不可思议的感觉,后者更能看见天文学。
    
把一篇文章的每个生字搞懂、每个段落的主题说出来,很好,但却忽略了整篇文章的味道和精神,作者一定会说,你没看见我要传达的意思。
    
看得见的人会比知道的人敏感。知道在图书馆需要肃静的人还是会说两句,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的两句其实就是噪音的成分。知道要能好好与人相处的室友还是会把歌播著自己跑到外面去透口气的,那么好听的歌,他哪想得到你竟然介意。

每个考生都知道有考场规矩,但只有看得见自己守考场规矩如何使整个考试能顺利举行的考生才会自觉地该开始作答才开始,该停下就立马停下。相同道理,眼前大部分国民已经知道戴口罩、勤洗手和保持人身距离的重要性,但我们极需的是每个人看得见这么做的意义。让国民知道的任务靠国家的宣传机器,让国民看见的任务靠老师,但学校关了。
    
看见的人比知道的人更懂得怎么做。你如果看得见在黑漆漆的戏院里使用手机,其光线如何会使其他人有不愉快的看戏经验,就不会按捺不住非要检查有没有来电不可,然后心里自圆其说:“没关系的,我只是检查,没有接听,几秒钟而已。”看得见自己的一些吃不完的菜如何贡献全国每天以吨计的废弃食物的话,你会懂得如何面对你肚子饱、涨的感觉和眼前的食物之间的关系。卫生总监每天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数据,人们除了知道有多少宗,除了感受到越来越令人忧虑的氛围,还看见了什么、懂得了怎么做吗?
    
看见的人和没看见的人,当然是处在两个不同的层次,这和用信用卡、穿著等对人简易做划分的结果不同。因显微镜而看见,今天不会再有以求神拜佛为解决疫情的手段。因看不见叛逆两个字背后青少年的真实情况,就只能囿于传统的了解去挨过孩子的青春期。
    
几年前有位教育部官员说高思维教育要求学生想得快。懂数学的人不会推崇心算的快,看见生命珍贵而脆弱的人不会追求在马路上飞驰的快感。这位官员一迸出这句话,表露的是他看不见什么是高思维,虽然教育部不乏有关的解说文件。高思维教育推行了快十年,问题在于大家看不见高思维,父母看不见,老师也看不见,虽然几位校长曾很肯定地说他的老师们都掌握并已实施了多年。

高思维犹如一只大象,我们虽非盲人,却像是双眼被蒙上层层的轻纱,忙著用双手去摸索这只大象的躯体,对高思维长什么样子迫不及待地各说各的。但我认为,不要再这样摸索下去了,应该做的是老老实实地学习解结的技巧,把一件件的轻纱取下,到时就会逐渐看清楚这只大象的样子。而解结的技巧,就是指思维技能。我对教育部的建议是,要把我国高思维教育做好,就必须让老师们掌握思维技能,这是耽误了整十年的一步,是关键一步,也是早该有的起步。
    
从不知道到知道是进步,从知道到看见是飞跃,我国高思维教育需要这个飞跃。

杜新宝

物理学博士。现任职于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
2015年起推广“思维教育”,已为教师、家长办50多场工作坊、讲座,《思考、挣扎、蜕变》、《小学标准课程(KSSR)中的思维技能》、《给父母的建议》等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