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人,从小可能都被妈妈念过“女孩子怎么这么粗鲁”、“做么把头发剪到那么短”、“女人不要太强势、精明”、“笑得那么大声,你像女孩子吗?”社会总有著一条隐形规范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完美的女人”,仿彿只要脱离这个模型,就会轻易被贴上像是“男人婆”、“女强人”、“女汉子”的标签。本期采访了“女强人”和“男人婆”,与大家分享她们在标签下的另一面。
【女强人】拿督林美玲不被框架所限
在职场久了,当你的能力越来越强,职场上又有很高的一个头衔,自然会有人帮你贴上标签,叫女强人。拿督林美玲是按摩椅品牌奥佳华(Ogawa)的首席执行员,旗下拥有将近400名员工。“女强人3个字,似乎与精明能干、强悍划上等号,所以听到这个称呼时,我其实是觉得骄傲的。”而且她认为,作为一家大企业的领导层,确实有强悍的需要,无论是作风还是打扮,因为公司上上下下都以她马首是瞻。
“过往大家或许会觉得女强人带有贬义,认为所谓的女强人就是性格过于强势所以会打压别人等等,但对我来说,女强人只是赋予能力强,事业成功的女性的一个称号。”她坦言,自己对于员工的要求非常严谨,所以员工们其实都挺怕她。“不过我觉得一个好上司,必须在严肃和亲和之间取得平衡。”她认为,在这个讲求创意的年代,不可以一直摆老板款要求下属服从指示,而是应该与员工如朋友般相处,因为轻松闲适的对话更能碰撞出好的想法和概念。“我办公室的房间是长期没有关门的,希望能因此减少我和员工之间的距离,当他们想要找我时,可以直接进来房间和我谈。”她同时分享,若发现道有某某员工很怕自己,不敢和她说话,她就会抽时间安排一个午餐聚会,透过比较放松的吃饭聊天,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她说,自己女强人的一面只会体现在工作上。“私低下的我其实就是一个小女人。”她分享,几天前公司举办了一场小型开工宴。“我会去隔壁桌夹自己吃的菜。同事们那时候还笑我说:美玲,你怎么到处夹菜吃啊?”对她而言,该认真时认真,该玩乐时就该尽情玩乐,无需被所谓的女强人框架所限制。“与朋友的聚会,我也从来不会给予意见或提议到哪家餐馆,因为脱下职场上责任,我只是想当个跟随者(follower)。”
回到家庭生活中,她也是一个经常会向儿子撒娇的妈妈。“我和前夫在18年前已经离婚,儿子由我抚养长大。”虽然儿子目前也在奥佳华工作,两人除了是母子,也是上司下属的关系。“当他夜归没回家时,我不会气冲冲打电话给他要他立马回家,而是用另一个形式,和儿子说:‘你不在家时,妈妈很难睡得安稳,当你回到家时,可不可以给妈妈发一个短讯呢?’”她笑说,儿子绝对是吃软不吃硬,渐渐地,儿子每晚回到家都会自动给她发讯息报平安。“其实有段时间,我和他(儿子)的关系弄得挺僵的,因为以前的我是典型的虎妈,所有事情都用打骂的形式,久而久之和儿子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她回忆道,当时儿子说了一句:“我没有离家出走,已经算很乖了。”
为了弥补和儿子之间的裂痕,她学会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现在我和儿子的关系犹如朋友,有时我们坐在车内,我会滔滔不绝说个不停,还会被儿子嫌…”
不是天生的女强人
“年轻时,我的梦想和大部分的女性一样就是像当个家庭主妇,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女强人。”林美玲续说,自己从小性格就比较文静,不爱说话。“其实我到现在还是这样,不擅长社交,尤其是与陌生人。”她分享,自己绝对不敢一个人旅行。“有时出席一些应酬活动,场上没有认识的人,我浑身都会不自在,虽然旁人看不出。”有时因为职务需求,为了创建话题,她事前都会先做好功课,包括了解对方资料等等。“我想这也是我软弱的一面吧。”她认为,社交是一个需要时间累积的能力,不要抗拒,勇于踏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
创办奥佳华之前,她是一名放射肿瘤科放射师。转行原因是因为与前夫离婚,必须扛起照顾儿子的责任。“我的伯伯是一位生意人,那时眼见他的经济能力比较强,开大车住大屋,更能送孩子到国外升学,激发起我也想往做生意发展。”此外,作为一个放射肿瘤科放射师,她每天面对的都是癌症病患。“我和病患的关系就像是朋友,却随时要面对他们因病离世的事实。坦白说,我很难接受。
访问结束前,问说如果上天给你重新选择,你会想当小女人还是女强人?她迟疑了一下便说:“我相信上天会给我安排最好的,而且我很享受在不同的场合下扮演的角色;作为母亲,是一个很唠叨的妈妈;作为上司,是一个精明的女强人;作为朋友,是一个永远的跟随者。”不过她坦言,人总会有消极负面的时候,尤其是当身心感到疲惫时,只要别让这样的想法停留太久就好。
【男人婆】戴秋香:中性打扮更舒适
长发飘逸、温柔婉约是社会对女性的既定印象,只要女性的打扮较为中性,就会被冠上“男人婆”的称号。今年36岁的戴秋香顶著一头清爽的男子头,穿著也以男性化服饰为主,身高171公分,乍眼之下,常会被误认为是男性。“我去公共厕所时经常会遇到被清洁工人赶出来的窘境,因为他们觉得我走错厕所。”她无奈表示。甚至有一次,当她走进女厕所时,身旁有位小女孩和妈妈说:“妈妈,做么有‘男人’进来女厕所的?”而最让她气愤的是,该母亲没有立马纠正孩子。“这就是社会既定印象所导致的局面,让我们这些喜爱中性打扮人常会受到旁人的闲言闲语,把我们当成怪物看待。”
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中性打扮,主要是因为舒适和已经习惯这种打扮。“我很会流汗,而且爱打篮球,所以短发对我来说是最舒服的,至于不爱穿裙子是因为觉得麻烦,又要担心走光等等。”不过她坦言,已经有好长一段日子没有穿裙子,所以对于穿裙子这件事其实也蛮抗拒的。“但,难道不穿裙子就不是女子吗?”她出生在典型的双薪家庭,父母都忙著赚钱养家,所以对于孩子们的穿著打扮都以俐落易打理的短发、T衫、短裤为主。“久而久之自己也爱上了这种装束。”
不过她坦言,父母对于她现在的中性打扮或多或少都有意见,总觉得她一个女生为什么要穿得像男生呢?“我没有理会太多,最重要自己觉得舒服。”对于活得自在这件事,她非常看重,因为她觉得,人生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她是家中大姐,下有一弟一妹,妹妹在13岁那年突然在学校晕倒送院,即便完成手术,仍回天乏术。随即她突然说道,小时候还是会穿裙,甚至会和妹妹穿一样的裙子,就像是双胞胎一样,但随著妹妹的离世,她好像已经没有穿裙的意义和动力,也失去了一起打扮的伙伴。“去年8月,某一天睡醒,我全身动弹不得,我用尽全身力气向同一屋檐下的父母求教。”医生诊断她患上脑膜炎,值得庆幸的是,无需进行手术,可以透过医药治疗。“后遗症是现在不能接触特定声波,不然就会头疼不已。有时也会行动失常,目前处在失业阶段。”身边朋友常会说她对未来生活没有憧憬,也鲜少会规划未来,但在她眼里,未来太遥远,享受当下才是最重要。
期待爱情,也想有人可以依靠
戴秋香不曾谈过恋爱,她问记者:“你相信吗?”记者答说:“相信啊!”她随即说:“很多人不相信。”进一步问她,是否曾经想过结婚这回事?“因为没有尝试过,所以其实我还蛮想尝试一下。”虽然访谈透过电话进行,但仍感受到电话另一端的她,虽然是男性打扮、男子个性,但仍藏著一个女子心,渴望著恋爱。“我不想因为想恋爱而改变自己。”因为她认为,所谓的真爱应该是包容对方的一切,无论好或坏。“虽然我有打篮球,但我的朋友圈以女性居多,男性朋友真的没有几个。”
她一向给人率直、大姐头的印象,仿彿天塌下来,都有能力撑住。“当然也会有累的时候,我也希望有人可以依靠,但环境不允许。”她坦言,自己的中性打扮在中学时期确实遭到不少男同学取笑。“他们就是很喜欢来找我麻烦。”她说,过往只要自己或身边朋友受到委屈或欺负,她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替她们出气,不过现在都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男人怎么说?
【张文杰】标签只是对特质的形容
张文杰坦言,自己也常会给身边的人贴上标签,不论男女,包括如果当了适婚年龄还没嫁出去,就会称为剩女;动作粗鲁,不像女子,就会称她为男人婆,甚至会把没有胸部的女生称作为飞机场。“其实我没有恶意的,只是一种形容词,让大家更明白知道我指的是谁。”他举例,比方说前方是一个顶著男子头,男装打扮的女生,更简单快速的形容就是“男人婆”。
不过倘若是面对面,他则会视与对方的交情而定。“如果我和她的关系很好,我也知道她开得起玩笑,我就当面说。”他分享,自己最常标签女友人为“飞机场”。“没遇过对方因为标签而生气,因为其实我也会拿捏好分寸,不会太过分。”他指,友人一般的反应都是笑而不语。“至于她们内心有没有受伤我就不清楚了。”
【马家玜】正面看待别人给你的标签
马家玜认为,所谓的标签也有两面。比如说女强人,并不是每个人女人都有能力可以被标签为女强人。“我个人觉得不要每件事都从负面的角度去思考,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别人对你的认可和肯定。”同样的,如果你只是一个弱小女子,根本就不会被称作男人婆,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或资格。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曾指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 、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名人说:
2014年,英国演员艾玛华森(Emma Watson)在联合国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性别宣言:“我还记得在我8岁时,因为我想要执导一出表演给爸妈的儿童戏剧,而被大家说我很‘bossy’(爱当老大),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不同性别被给予的角色有了怀疑。这样的情况越演越烈,我15岁的时候,我身边的女性朋友因为不想看起来‘太过男性化’,因此从她喜爱的球队里头毅然退出;我16岁的时候,我身边的男性友人告诉我即便难过,他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脆弱,因为他说他是一个男生。”她认为,性别平等是男女都该争取的权益。因为性别的限制对任何性别的人来说都是痛苦的根源。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